无论是此前收购东莞华晶,还是之后收购上海富驰,东睦股份均将之视为公司的重要战略决策。两次收购都没有业绩承诺,前景预期一片美好。但眼下,公司却因这两起收购而导致商誉减值计提,或将陷入亏损。
东睦股份(600114.SH)在2021年迎来开门红,由于一季度的基础打得好,虽然二季度不理想但三季度强势反弹,因此,2021年的业绩还是让人期待。
但就在2022年1月7日,东睦股份披露了《2021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预计净利润为0元到3000万元,同比减少66%到100%。扣非净利润为-5100万元到-2600万元,同比减少175%到247%。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所收购的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富驰”)经营情况没有得到实质改善,导致本期经营业绩下降幅度较大,并影响其未来盈利能力,根据上海富驰未来经营业绩分析,商誉出现减值迹象。基于以上综合判断,公司拟将上海富驰和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下称“东莞华晶”)合并作为一个资产组组合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本期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金额为6500万元到8500万元。
公司上次扣非净利润亏损还在遥远的2009年,那一年亏损1608万元。
而在之前的三季报,无论是数据还是公告,让2020年业绩崩盘的东睦股份看起来将在2021年有个不错的收成: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金属注射成形(下称“MIM”)板块子公司的产业资源整合,同比减少MIM板块的亏损。报告期内公司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成本摊薄,及报告期内公司增加光伏和高效家电领域的软磁材料产能,软磁材料产品不断开发,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软磁材料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毛利贡献增加。
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上海富驰太拖累?
疑点多多的东莞华晶
登陆资本市场多年,东睦股份一直专注于主业发展,由于粉末冶金制品的市场规模比较小,业绩下滑明显,为了做大做强,公司终于在并购方面下了大功夫。
2019年8月,东睦股份以1.10亿元现金收购东莞华晶61%股权,不到两年时间,转让方就赚了5286.67万元差价,本次收购产生6491.73万元商誉。同年12月以2520万元交易对价收购少数股东持有的14%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75%。东莞华晶主要从事金属注射成形结构件产品、高精度穿戴产品等业务,在金属注射成型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东莞华晶曾是上市公司劲胜智能(后更名为“创世纪”,300083.SZ)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下半年劲胜智能以3939.08万元转让了30%股权,东莞华晶的整体估值为1.31亿元。2018年上半年,劲胜智能拟将东莞华晶70%股权以增资方式注入全资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拟以4765.15万元转让东莞华晶35%股权,东莞华晶的整体估值为1.36亿元。后取消向全资子公司增资。
2019年2月,劲胜智能以5294.26万元转让东莞华晶60%股权,后者的整体估值为8823.80万元。估值大幅下降的原因是,2018年1-11月,华晶MIM受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精密结构件业务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较大,各类产品生产线或设备使用效率下降,生产线或设备等成本相对投入加大,各类资产的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产品毛利率下滑,造成经营效益下降并出现亏损。同时因资金周转需要,华晶MIM增加了对外借款,债务负担加大。据公告,在2018年11月30日评估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的评估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华晶MIM的公允市场价值。
但到了2019年8月,东睦股份收购时,东莞华晶的整体估值大增至1.8亿元,短短几个月,估值翻了一倍多。
东睦股份表示,根据目前已开发的项目及订单分析,公司与标的公司制定了下一步的经营目标:2019年8-12月,销售额为1.31亿元,净利润为766万-1177万元;2020年销售额为3.11亿元,净利润为1554万-2998万元。自劲胜智能前次转让标的公司股权以后,标的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开发、客户储备、业务订单及经营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其营业毛利率从2018年的19.94%提高到2019年1-5月的33.57%。
从东睦股份的财报可以看出,东莞华晶扭亏为盈了。购买日(2019年8月8日)至2019年年末,东莞华晶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及净利润936.82万元,其消费电子产品贡献营业收入1.49亿元,毛利率19.55%,远低于1-5月33.57%的毛利率,甚至比2018年还低。难道“明显的改善”只发生在收购前的短短5个月吗?2018年都亏损了,收购后毛利率更低的2019年为啥还能盈利?且2020年又亏损了,营业收入2.61亿元、净利润-1591.76万元。
交易对方没有承诺业绩。东莞华晶的资产负债率高,尚未盈利。东睦股份披露的公告显示,东莞华晶2018年营业收入1.98亿元、净利润-726.65万元,2019年1-5月营业收入7971.34万元、净利润-2380.99万元。截至2019年5月31日,资产负债率79.03%。2019年1-5月亏损,主要原因是计提了291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而劲胜智能披露的公告显示,2018年1-11月,东莞华晶的营业收入就达到2.66亿元,比东睦股份披露的2018年全年数还高出约7000万元。劲胜智能2018年财报显示,当年东莞华晶的营业收入3.15亿元、净利润-281.91万元。都是经过审计的数据,营业收入的差异怎么会这么大?
没有业绩承诺的豪赌
2020年2月,东睦股份以现金10.39亿元收购上海富驰75%的股权。这笔东睦股份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产生了4.49亿元商誉,且价款支付非常积极。
上海富驰的主营业务是运用金属注射成型技术生产小型、三维形状复杂的高性能结构零部件,提供高性价比的金属注射成型零件。
交易对方没有给出业绩承诺,不过,上海富驰的业绩看上去也还不错。
2018年上海富驰的营业收入6.46亿元、净利润3565.89万元。2019年1-9月营业收入7.49亿元、净利润4729.70万元。这已经大幅超过2018年全年,高速增长的上海富驰貌似呼之欲出。截至2019年9月30日,总资产13亿元、负债总额5.74亿元、净资产7.40亿元。
但并购后,业绩变脸快。购买日(2020年2月25日)至2020年6月末,上海富驰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净利润1991.60万元。购买日至2020年12月末,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净利润1006.99万元。也就是说,2020年下半年,上海富驰就已经亏损,这只是开始。2021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80亿元、-4464.19万元。
从收购前的盈利增长迅速变成收购后的快速亏损,为何不让交易对方承诺业绩?有投资者曾就此问询过,公司董秘给出的回复是:“你好,鉴于这次收购是同行业收购,公司对上海富驰的经营管理等有足够的理解和经验,所以此次收购没有业绩对赌。”
在2020年年报中,东睦股份高度评价本次交易:收购上海富驰是公司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司早在6年前就关注研究该行业的最新趋势,2019年收购东莞华晶作为进入该产业的第一步,2020年准确把握住战略机遇,超预期完成对上海富驰的并购。上海富驰公司和东莞华晶公司的收购……发展道路愈加宽广。
发展道路愈加宽广?目前看来,业绩却越来越差!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东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