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的声音为,借助4个产品中选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花园药业的才得以扭亏为盈。未来,如果未能继续中选,花园药业的盈利能力是否会持续。
花园生物披露收购花园药业事项后,二级市场立即有了反应。10月28日,花园生物大幅低开,全天地位波动,至下午收盘,跌幅达10.40%。此后的10月29日、11月1日及11月2日,花园生物股价继续下跌,收得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
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花园生物的本次收购还受到了监管关注,交易所下发关注函进行问询。
针对花园生物的本次收购,关注函要求进一步说明,包括花园药业今年前三季度盈利合理性、评估预测未来五年营业收入的依据等,并质疑现金、高溢价收购是否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花园集团对花园生物业绩承诺来看,花园药业未来的成长性也可疑。
根据业绩承诺,2022年至2024年,花园药业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10亿元、1.20亿元,三年合计为3.30亿元,年均为1.10亿元。而这一水平,低于今年前9个月实现的扣非净利润。
对于本次收购,花园生物称,是践行公司“一纵一横”发展新战略。花园药业拥有完备的医药行业资质、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成熟的销售网络,因此,本次交易有助于公司在现有维生素D3产业链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向下游医药领域纵向延伸,有利于拓宽公司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此外,由于花园药业与公司主要经营场所距离较近,交易风险、交易成本较低,交易完成后有利于公司顺利完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
花园生物称,本次交易将有效推动双方优势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巩固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
诚如公告所言,花园生物确实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去年以来,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及今年前三季度,花园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5亿元、4.5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1%、7.07%。对应的净利润为2.72亿元、2.76亿元,同比变动-20.79%、22.07%,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1.83亿元,同比下降31.85%、6%。
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双双持续下降。
问题就在于,高溢价收购的花园药业,能否助力花园生物经营业绩扭转接连下滑势头,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标的公司花园药业还有一些弊端,最为突出的是关联交易。
根据公告,除了经营性关联交易、关联担保外,花园药业还有花园集团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2020年至今年前9个月,往来资金3.47亿元。其中,花园药业拆入2.35亿元、拆出1.11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花园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