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A股纸业“老大哥”的中顺洁柔,2021年一季度的营收规模和增幅均不及位于市值较低的晨鸣纸业。
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顺洁柔营收21.02亿元,同比增长25.81%,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增长47.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长43%。同期的晨鸣纸业,其营收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67.71%,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481.42%。
虽说晨鸣纸业存在但并非主打生活用纸,但如此一比,差距确实存在。
同样的,与国内同属第一梯队的维达和恒安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
3
行业地位尴尬
行业大,企业小,市占分散是必选消费市场的一大特征,而中顺洁柔不论从品牌还是渠道商,都难以构成有效护城河。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生活用纸市场2019年的规模约1305亿元。市场规模于2020年扩大至1387亿元。假设单吨价格每年增长3%,则至2029年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可达2655亿元。
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人,国内生活用纸的人均消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美国和日本纸巾品牌产业集中度均在50%左右。在2019年,我国由维达、恒安、中顺洁柔和金红叶四家头部企业组成的行业“第一梯队”,合计仅占国内生活用纸市场的29.7%。
国内排名前三的龙头企业恒安国际、维达国际和中顺洁柔在2019年的年产量分别是145.5、125和75万吨。可见,恒安国际的年产量接近中顺洁柔的两倍。
显然,中顺洁柔想要顶替恒安国际成为行业龙头,最为迫切的便是增扩产能。
业内人士指出,若中顺洁柔能够在2025年前完成上述90万吨的新增年产量,在毛利润上拉开恒安国际近12个百分点,维达国际近8个百分点(与2019年持平)。按照中顺公司的年产新增速,恒安、维达国际到2025年之前,则同样需要建设新增年产量为90万吨的生产基地,才可抗衡中顺洁柔。
据悉,恒安、维达并没有中顺洁柔在生活用纸产能扩充上的野心。
而在产能建设方面,中顺洁柔已于2019年5月投产的湖南孝感30万吨产能建设 、2021年拟在江苏宿迁建设40万吨/年生活用纸产量建设和在四川省达州市投资建设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
在恒安和维达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如果中顺洁柔能在生活用纸领域保持“狼子野心”。那么,周启超曾于2月份放下的豪言——“中顺洁柔可以成为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绝对龙头”,并非不能实现。
此外,在品类和毛利率上,中顺洁柔一直蠢蠢欲动。
2018年,中顺洁柔开始切入美妆、母婴市场,并推出“新棉初白”系列。又在2019年推出针对年轻女性的高端卫生巾品牌“朵蕾蜜”,同时以“太阳”为竹浆系列生活纸品牌,与“洁柔”双品牌发展。
疫情期间,中顺又推出了口罩产品、酒精消毒湿巾、消毒洗手液、漱口水等新品。
如此发力品类,归根到底,还是生活用纸类产品成本难以进一步压缩,毛利率过低。而其他头部企业早已有所布局。
就拿恒安国际而言,除了“心相印”“品诺”等知名生活用纸品牌,旗下卫生巾产品还包括“七度空间”、“安尔乐”、“安乐”等。
据悉,被称为“卫生巾第一股”的百亚股份的“自由点”卫生巾,每片出厂价为0.44元,护舒宝的棉质日用款也低至0.45元/片,但卫生巾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却高达45%,像恒安国际这样的国产龙头公司,毛利率更是高达70%。
中顺洁柔受益于低价囤积纸浆,才把生活用纸的毛利率拉高至40%左右。而正是因为大量囤货,导致了公司现金流趋紧。
在恒安国际下“space 7”动辄70%毛利率的对比下,中顺洁柔不遗余力地推出“朵蕾蜜”卫生巾不难理解。但女性卫生用品领域,排名前三的企业恒安、尤妮佳、景兴的市占率高达55.2%,排名前十的品牌销售额占比82%。
而马上丧缺毛利优势上的中顺洁柔,也许很难再向机构证明“纸茅”的价值。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封其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顺洁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