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18年09月1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绿谷制药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彼时丁健以绿谷研究院院长身份,与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耿美玉、绿谷研究院副院长张真庆一同出席签约仪式。
此外,海和药物招股书披露关于丁健在绿谷制药的董事任职时间与天眼查披露的工商信息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招股书显示,丁健在2020年2月之前一直担任绿谷制药的董事一职,但据天眼查显示,丁健于3月9日才不再担任绿谷制药董事一职,与招股书披露的时间相差一个多月。而对于目前其是否仍担任绿谷制药的副董事长和绿谷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外界则无从知晓。

需注意的是,吕松涛控制的绿谷集团是一家臭名昭著的“骗子”公司。
绿谷集团前身是上海巨人集团,以售卖保健品发家。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曾播出揭秘“绿谷”骗局的报道,报道称:“从1996年开始,绿谷集团先后推出了三代所谓的抗癌产品,分别是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和绿谷灵芝宝。绿谷集团10余年不断变换名称虚假宣传,且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成为近十年来全国最典型的系列虚假广告宣传案之一。”
另据媒体报道,至2006年底,绿谷集团另一款“双灵固本散”被列入国家级《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次数高达800多次,创下国内药品违法广告之最。
2004年,绿谷集团股东陈金生教授撰写了论文——《双灵固本散抗肿瘤研究及临床应用》,得出了惊人结论:双灵固本散对肝癌细胞抑制率高达93.6%,肺癌抑制率高达100%。
彼时绿谷集团声称,这些实验数据是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教授合作实验得出,丁健正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所长,主攻肿瘤用药方向,是我国抗癌协会和药理学会的常务理事。

由此可见,丁健与吕松涛、绿谷集团关系密切由来已久。而绿谷集团从海和药物股东名单中“消失”是否出于避嫌,避免放在舆论聚光灯下?其背后是否存在股份代持等暗箱操作行为?
而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耿美玉则是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三名科研人员学术造假事件中的一员。耿美玉还是绿谷制药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6%,而吕松涛则持股84%。被饶毅实名举报造假的抗阿尔茨海默病候选新药(代号为“GV-971”)则是由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和吕松涛背后的绿谷制药共同推出。
此外,海和药物的另一重要股东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南江”)及其实际控制人王伟林,则是热衷蹭热点的“故事大王”和“资本大鳄”。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西藏南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南江”)、上海南江分别持有海和药物的6.3776%、5.4713%股份,西藏南江则是上海南江的子公司。华丽家族(600503.SH)副总裁王哲不仅为上海南江的第二大股东,而且还担任海和药物的监事一职。
王伟林家族控制的上海南江是华丽家族的第一大股东,其曾借助私募大佬徐翔,通过华丽家族“剥离地产”炒作“热门题材”模式,助推股价飙升并从中牟利;其涉足的热门题材囊括石墨烯、临近空间飞行器、智能机器人、金融期货、生物医药等数个概念,最终炒作过后均以失败宣告结束,如今华丽家族则落得一地鸡毛,经营现状堪比累卵。
行业大牛加盟,零营收但产品前景广阔,风投站台追捧,如此套路是否似曾相识?譬如千亿烂尾项目武汉弘芯。
四、总结
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对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后,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会议上指出,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少数人利用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造富”。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生态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国内券商研究报告几乎是清一色看多上市公司,仅在报告结尾,会以“由于新药研发、国家医药政策、新建产能投产等存在不确定性……”等等作为免责声明,几乎看不到任何对公司经营、财务、产品等方面质疑的表述。
而海和药物招股书屡现错漏,涉嫌虚假陈述,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与重要关联方绿谷集团及旗下子公司雷同,并与其同处一层楼办公,实际控制人丁健履职时间和重要身份遭修改及隐瞒,而绿谷集团是声名远播的“骗子”公司,重要股东上海南江则是热衷题材炒作的“故事大王”,持续巨亏的海和药物是否为绿谷集团、上海南江、丁健等联合风投机构一同站台包装上市来二级市场收割韭菜?
近几年来,互联网造富运动出现一个怪圈,诸如公司管理层很牛,市场前景广阔,增长率极高,即便是PPT产品,无营业收入乃至持续巨亏,最终投资结论大概是:all in!。然而,普通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和认知上的先天不足,难以通过自身能力找出可能影响投资安全的重大隐患,最终惨成某些团伙和机构的刀下韭菜,损失惨重。
医学是神圣、庄重、严肃的科学,是人命关天的科学,在此系列报告发布之际,时代商学院寄望所谓“骗子”、“故事大王”及“吸血资本家”能远离医药界,不要把所谓“名牌大学创始人+PPT产品前景广阔+知名风投站台”的互联网造富运动怪像照搬套用到医学界,以吃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人血馒头”。
来源:时代投研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孙一鸣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