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熊电器披露的销售费用达到3.96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的14.73%,是当期公司研发费用的5.14倍。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仅为0.73亿元,虽然较上期增长37.65%,但占收入比重仍低于3%。
小熊电器曾在招股书中提及,现有生产场地难以满足销售旺季对注塑加工、零部件组装、总装装配等工序的需求,需要通过外协加工厂商来完成上述工序。有业内人士表示,品牌采用贴牌代工,导致难以把控出品质量,可能是品牌小家电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观点指出,家电企业本质上还是制造业,研发是立足的基石。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短期可行,长期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与技术壁垒,对于企业来说维持市场份额的风险也将加剧。
小家电,成长股还是疫情股?
在近几年的消费升级趋势下,小家电行业迎来了一波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为4015亿元,2012年至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将达到6460亿元。
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宅经济”相关需求同比激增,也带动了小家电的销量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以来小家电的爆发式增长多集中在线上渠道,这也是小熊电器等新品牌“成长性”的基本盘。
2020年一季度,多功能料理锅、厨师机、三明治机的销售成交额同比分别上涨了15011%、453%、3353%。在双十一的首个小时,小家电新品类香薰机、餐具消毒机、商用洗碗机、洗地机等成交额同比增长10倍。
线上渠道最大的特点是单价低,性价比高,于是利润也比线下渠道来的薄,而这个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背景下,似乎正变得更为严峻。
2020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裸铜价格较一季度末环比上涨32.56%;冷轨钢板价格较一季度末环比上涨23.26%;锡钢片价格较一季度末环比上涨14%;部分塑料材料价格更是同比提升近5%,环比上涨约80%。
分析观点认为,小熊电器四季度费用率明显上升的一部分原因,或许正是由于Q4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影响了产品毛利率。未来公司成本端或将继续承压,毛利率同比或将继续下降。
另外,从最新数据上看,小熊电器引以为傲的线上渠道,增长速度也已经开始放缓。淘数据显示,小熊电器四季度季度全品类总零售量、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7.4%、40.1%,环比基本没有进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并列出了两大可能原因:首先,经销商为了双十一备货,在三季度可能提前确认了部分收入,导致报表增速与零售数据产生落差;其次,春节错期因素致使19年春节前需求爆发在12月,而今年春节需求主要释放在一月,目前还在蓄力中。
小熊电器靠“互联网基因”异军突起,然而制造业基础不扎实的副作用也正在显现,如今基本面似乎已开始动摇。互联网销售思维究竟能否为制造企业提供持续增长动力,又是否能将制造企业拉升至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高度,还需进一步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小家电企业注册量仅为1.2万余家,之后两个月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出现短期井喷,3-4月小家电企业注册量猛增至3.6万家。截至2020年11月1日,年内我国新增15万家小家电相关企业。在行业门槛低,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缺乏壁垒的头部企业或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盛佳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小熊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