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从炒鞋到潮品,得物还能“毒”多久?

  如今,翻看黑猫投诉,截至2021年1月22日,平台上对得物投诉高达51908个,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怀疑售假、存在质量问题、售后服务差、霸王条款。

  有意思的是,有用户投诉称,在得物上买的鞋,又在得物旗下的二手平台“95分球鞋”上寄卖,结果平台鉴定为假货。这样的自相矛盾,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平台鉴定服务的误差。

  做零售17年的资深球鞋从业者和爱好者飞宇认为:“这类型平台既寄卖球鞋,又做鉴定服务,说白了就是‘鞋贩子合法化’,他们给出真或假的结论,不管判断是否正确,都是要收钱的,如果把真的说成假的,人家就退了,影响消费者的时间和商家的正常交易,如果把假的说成真的,消费者穿了,权益受损。鉴定球鞋真假的事情,没人能拿钱拍胸脯做保证,我认为平台如果负不了这个责任就不应该随便做这个鉴定。”

  飞宇经常会在微博上收到大量粉丝的私信求鉴定,他都免费帮人鉴别,“一般一天10个找我鉴别鞋的人里面,起码有5个,我跟得物的验证结果相反。”飞宇还提到,以前还有一些比较资深的球鞋玩家在得物做鉴定,现在有不少都离开了,剩下很多是从业经历3年以下的人。目前得物APP上显示有110位鉴别师。

  也有媒体报道称,得物虽是圈内“老大”,但鉴定后备军并不给力,大部分鉴定师水平并不高,处于实习生水平,且对假鞋没有太多戒心。

  从业者胥哲告诉深燃,鉴定其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里面的争议也很大,没有一个个体跟品牌或平台,可以做出100%精准的鉴定,鉴定数量大,一定会有纰漏。但鉴别服务是得物起家以及吸引消费者的基础,也是所有流量的源头,消费者也会依赖产品鉴定。而且,得物既做销售又做鉴别服务,总有点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的感觉,身份特殊,受到质疑很正常。

  “但他们现在要做更大的规模,想上市,应该不会主观上去纵容这件事情,我更倾向于是鉴别师的偏差。”胥哲说。

  未来在哪里?

  得物于2015年孵化于虎扑论坛,最初主要是提供资讯,帮助年轻人了解球鞋文化和潮流文化,也有一些球鞋大神会自愿帮别人鉴定球鞋,后来它开始打造互动社区。2017年8月,虎扑正式推出独立的毒APP。

  它最早从小众走入大众视野,是2018年王思聪等人曾在社交平台推荐。随后,炒鞋作为一个风口,迅速引发了大范围讨论。而毒APP作为潮鞋讨论和交易最大的平台,迅速破圈。

  在资本端,毒APP最早于2018年获得虎扑资本天使轮融资,2019年2月,获普思资本、高榕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投资,2019年4月,拿到了DST Global参与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十亿美元,跨入独角兽行列。

  这次融资,让毒APP的影响力从小众球鞋爱好者正式扩展到了投资圈,其商业属性和价值令不少人惊叹。这不再是那个少数潮人“自嗨”的神秘之地了,而是一门从鉴定到销售都能带来商业价值的生意。资料显示,2019年8月,毒APP注册用户突破1亿,DAU约800万,2019全年交易达60亿-70亿元。

  2020年改名得物后,公司开始重点发力潮流全品类。至于成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行业内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的企业也不在少数。Nice、识货等都是这方面的玩家。据胥哲介绍,识货更加偏向于中低端的运动产品,得物偏向于潮流单品,也就是得物上的潮品本身产品核心价值跟溢价率比较高,通常都是在官网和专柜买不到的东西,不过,得物上也有一些大牌折扣品。Nice跟得物的模式类似,差别是体量,得物占领了先机,在规模、流量、成交量上都比Nice要大很多。

  徐锋告诉深燃,潮流产品是有二级交易市场的空间存在的,因为目前想原价买到大部分潮流单品很难。得物通过这种业务模式切入市场,快速汇聚流量,产生庞大的交易规模,很有价值。

  但它们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我认为在未来2-3年内,得物一定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鉴定服务的问题,而不是通过鉴定师人为来解决,否则,鉴定不仅会有误差,公司的收入规模也会快速达到顶点,势必影响产品的动销率和用户的购买体验。”徐锋说。

  胥哲也认为,得物们面临的问题是用户对鉴定服务的质疑,它们应该把人才储备做好,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对平台来说,口碑很重要。

  第二大挑战是完善社区。得物现在也在强化社区概念。确实,如果它只是一个销售终端,它的使用频次会大大下降,只有在社区上面做更加细化的分类,并且将社区和产品销售联动打通,才能提高用户粘性。

  第三个挑战在于用户。潮流单品是个小众圈子,徐锋指出:“在垂类的潮流项目上,我不认为它能做多大,得物的用户会快速到达增长瓶颈期,除了深挖用户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泛化用户,瞄准整个年轻人群体,而不仅仅是球鞋爱好者。要让更多的用户进来,打造垂直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平台,也就是真正破圈,才有更大的想象力,就像B站一样。”

  所以,未来,得物们有可能打造的就是线上的潮流运动商城,是把综合性电商的一块大的业务剥离出来,更加细化。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用户其实对平台是没有太大忠诚度的,用户认可的是品牌,所以一些大的电商也在分化和蚕食它们的用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胥哲、徐锋、飞宇为化名。

  来源:深燃 唐亚华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得物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