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随着北京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商业配套的日趋成熟,对于无法承担高租金的大中型企业,非传统商务区的高品质办公楼将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目前悦秀城所在的南站区域具有完善的城市和城际立体交通网络,这样的战略位置在特大型城市中非常稀缺,类似于上海虹桥商务区。
“收购悦秀城项目后,我们将积极响应市政府和区政府对此区域定位的要求,项目团队将对项目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希望将此项目打造成为作为交通枢纽的南站区域新地标。”谈及项目未来规划时,迟淼表示,还会在项目改造中引入更多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以及增加公共空间功能,使项目更好地融入社区和为城市服务。
重点投资北上等一线城市的办公及大型综合项目,是颢腾投资的投资策略。2019年4月,颢腾投资就曾联合瑞士合众集团 (Partners Group)和中东家族财富基金(The Family Office Co.)等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核心区的地标性建筑鼎好大厦项目完成了战略收购。
此次在北京再度收购大型商办物业,也显示出国际资本对中国商业地产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
虽然疫情原因,大宗交易成交受到一定影响,但事实上北京大宗交易仍保持较好的态势。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2020上半年中国内地大宗交易市场共有884亿人民币成交,较去年有所回调,北上两地合计成交约700亿人民币,占到内地总成交额的80%
数据显示,上海大宗交易上半年成交金额455亿元、北京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244亿元。其中,外资买家方面,北京首次超越上海成为外资买家最多的城市,外资占比达44%。
对此,戴德梁行北区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刘兵分析称,北京租金最高,空置率长期保持低位,且cap rate(资本化率)又高过上海,在上海找不到合适投资标的外资基金也就将目光投向北京,增加在北京的项目配比。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获悉,北京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持平,外资占比的提高主要得益于LG大楼项目的贡献。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报道,2020年2月,LG集团决定以1.37万亿韩元价格,出售位于北京核心商圈的LG双子座大厦,折合人民币80.46亿元,买方为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公司(GIC)。
戴德梁行进一步指出,预期下半年内资机构会借机扩大在内地投资的份额。往年外资、内资投资比例为3:7,由于今年外资入境的受限,料自用型买家将会更多,数据中心、迷你仓等另类投资机会将会上升。
此外,就北京市场而言,通州仍为热点区域,以中弘大厦为代表的的法拍也将成为新常态,写字楼价格仍将保持平稳,而外资与内资联合投资将会成为一个新趋势。
来源: 观点地产网 陈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