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正商集团旗下兴业物联服务集团有限公司(09916.HK,以下简称“兴业物联”)成功赴港上市,成为2020年“物业第一股”。尽管在上市前获得超额认购,但兴业物联正式开盘首日,股价即跌破发售价,其后股价更是一路走低。
市场分析人士直言,兴业服务的股价走势固然与当前股市整体行情有关,但其本身亦存在不少问题。据招股书显示,兴业物联目前在管物业面积不足1千万平方米,且项目多集中于河南省郑州市。而其高度依赖的母公司正商集团则以住宅物业的开发为主,商业板块规模有限,能给兴业物联提供的增量空间或有限。
高度依赖母公司
3月9日,兴业物联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成为河南省郑州市本土最大房企正商集团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兴业物联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专注于为非住宅物业提供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据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指数研究院及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统计,目前其为河南省第四大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百强物管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67位。
赴港上市之前,兴业物联曾于2017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但“系战略发展调整的需要”,于2018年12月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并在2019年1月成功摘牌,之后转向港股。
2月24日,兴业物联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透过联交所申请批准已发行股份及上市买卖,计划发售约1亿股,招股价为1.5-2港元,集资最多2亿港元;3月6日公布的招股结果显示,其获得香港发售股份的1414.06倍认购、国际配售股份的8.11倍的大幅超额认购,备受投资者青睐。
不过,3月9日上市首日,兴业物联却没能延续此前“超购王”上市首日大多上涨的定律,报价为1.81港元,较每股1.99港元的发售价,开盘跌9.05%,截至当日收盘仅涨2%,与在公开发售阶段的火爆认购有明显落差。不仅如此,兴业物联的股价之后更是一路走低,截至3月17日收盘,兴业物联的股价仅有1.460元/股,较52周最高价2.310元下跌36.8%。
对于股价一路走低的原因,公司又将采取何种措施来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问题,《华夏时报》致电了兴业物联总部,并向其公布的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兴业物联总部接听人员表示,“将安排专人对接”,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回电及采访回复。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兴业物联上市当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下跌,即使是近期颇受关注的港股物业股也一片“挂绿”,兴业物联上市破发在所难免。但之后其股价仍一路走低,主要则是在于公司自身的“底牌”。
从规模上看,兴业物联“盘子”较小。据招股书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在管物业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涵盖17幢商用楼宇、3幢政府楼宇及1个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为240万平方米,合约物业组合的总建筑面积约为410万平方米。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数据,按在管物业建筑面积计算,兴业物联2018年河南省市场份额约为0.6%。
财务数据方面,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兴业物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27.6万元、7606.8万元、1.310亿元和1.2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48.6万元、1927.9万元、3422万元和2811.8万元,毛利率则分别为47.2%、50.2%、47.5%和46%。
综合乐居财经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的数据来看,在目前于港股挂牌上市的内地物管公司中,兴业物联的在管面积与营业收入均排名靠后。例如,截至2019年6月份,已上市的物管公司中,1000万平方米以下只有和泓服务及浦江中国两家,在管面积分别约630万平方米、556万平方米。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兴业物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