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失败急于“甩包袱”
飞乐音响之所以走到如此境地,与五年前的一起收购密切相关。
从音响起家的该公司,一直向着照明行业转型。2014年,飞乐音响为延伸LED照明灯具及应用端照明工程市场的产业链,以15.90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申安100%股权,评估增值率高达285.45%。
收购北京申安的代价,是给飞乐音响带来10.44亿元的商誉。面对高溢价,北京申安承诺2014—2016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58亿元、1.91亿元、2.71亿元。2016年,北京申安“刚刚好”以101.8%的累计完成率,完成业绩承诺。
随后,北京申安便上演业绩大变脸。2017年,其业绩大幅下滑,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12亿元,同比减少19.52%,实现净利润1473万元,同比减少94.07%。
到了2018、2019 年,北京申安更是出现大额亏损,直接拖累飞乐音响。
2018年,飞乐音响实现营业收入33.0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4.45亿元减少39.35%;净利润亏损32.95亿元,同比下降6064.9%。其中,商誉减值计提的额度就高达15.76亿元。
根据飞乐音响2020年1月2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其2019年度的财务数据也不好看,预计亏损为15.74亿元,北京申安仍是拖累的主力。
飞乐音响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北京申安原已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开始出现较长时间停工、未验收、未审价等情况,资金回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项目涉及的存货、应收款项等需要大额计提减值,预计金额约为7.4亿元。
业绩惨淡的同时,北京申安的财务数据也存不少蹊跷。财报显示,北京申安在2018和2019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和0.69 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却为0.62亿元和6.38亿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飞乐音响说明,北京申安在2019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明显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同时,审核意见函还要求结合近三年北京申安经营业绩和相关资产减值等,说明本次交易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相关方通过本次重组逃避有关义务或责任的情形。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前不久,飞乐音响还对净资产已为-10.41亿元的北京申安进行过增资。2019年12月3日、12月20日,飞乐音响先后召开董事会、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相关决议,同意以债转股的方式对北京申安增资20亿元。增资完成后,北京申安注册资本从3.69亿元增至23.69亿元。
对此,上交所也要求飞乐音响补充披露对资不抵债且长期亏损的北京申安继续增资的主要考虑,并说明“是否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高溢价收购北京申安时,飞乐音响可能并没有想到会把自己带到面临退市风险的境地。面对持续亏损的北京申安,飞乐音响虽然已将其挂牌上海联交所,但能否顺利售出,仍然是未知数。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余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飞乐音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