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买和卖很正常
担纲SOHO中国二次转型的3Q业务,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潘石屹早已腾出一只手来出售物业资产。
从2014年开始,公司在北京、上海两地拥有的物业资产,被一个接一个从资产包里掏了出来。
2014年2月,公司将位于上海核心区域的静安SOHO和海伦广场,以52.32亿元出售给金融街(000402.SZ)。这笔交易在1天之内完成,是SOHO中国做买卖以来速度最快的一次交易。
紧接着在9月,公司将尚未开业的上海凌空SOHO 面积10.02万平方米物业出售给携程网(CTRP)全资附属公司携程上海,对价30.5亿元。凌空SOHO余下的12.82万平方米物业,则由公司自持投资。
2015年,潘石屹和郭广昌旷日持久的外滩地王股权争夺战终于谢幕,二人握手言和,SOHO中国将所持50%股权转让给复星,两人在公众面前既保住了颜面又各得所需。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账面上获得45.85亿元现金。
出售资产的节奏,在2016年似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
当年6月26日,公司将虹口SOHO以35.73亿,卖给吉宝置业中国旗下首峰资金管理与另一名联合投资者;7月,SOHO世纪广场32.97亿元出售给国华人寿;2017年6月,公司以35.73亿元出售上海虹口SOHO;7月,启动光华路SOHO2、凌空SOHO两个项目整售。
“出货”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就越多猜疑,潘石屹曾经安抚时称,“做生意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低的时候进货,高的时候出货。SOHO中国永远在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永远判断什么时候是价位低的时候,什么时候是价位高的时候。”
“SOHO中国是北京、上海最大写字楼开发商,拥有200万平米在建和建成物业。开门做生意,买进卖出很正常,大家千万别过度解读。” 潘石屹如此解释。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SOHO中国通过出售资产套现近300亿元,公司再未买过一个项目或土地。
2017年:再也不卖了
在2017年连续出售两宗物业资产后,潘石屹渐渐消停下来。
在2018年3月举行的公司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潘石屹再一次明确表示未来不再出售资产。
彼时,在SOHO中国手里,最核心的物业资产只剩下位于北京、上海两地共处,这些物业均位于城市核心地段。
潘石屹尤其对两个项目表示出爱不释手,且永远不卖。“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重要了;望京SOHO不能销售,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而最近风的SOHO中国将出售的 “八大金刚”,这两个项目就出现在其中。
所谓“八大金刚”,即是指位于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2期、前门大街、丽泽SOHO,以及位于上海的外滩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和SOHO天山广场项目。其中,丽泽SOHO目前还处于建设中。另外一处核心资产,是位于北京的银河/朝阳门SOHO项目。
今年6月底,潘石屹在大战“神棍局”后,召开非常正式的物业销荐会,公开宣布今年计划将部分在持物业推向大宗交易市场进行销售,共计涉及13个项目,资产总价值约78亿元。
10月29日,公司宣布出售北京9个商业项目配套的2583个地下停车位,买家慧泊停车以对价7.61亿元照单全收。这笔交易给公司带来2.53亿元毛利润,是公司去年年收入的14.7%。
被潘石屹寄予厚望的 SOHO 3Q 共享办公业务,此前也在风传的出售清单之列。
10月30日,外媒曝出SOHO拟以约80亿美元出售旗下“八大金刚”物业资产的消息。当天公司股价大涨,截止当天收盘,公司股价涨幅17.90%,报2.70港元,市值140亿港元。
2019年中报显示,公司非流动资产共计636.6亿元,与此次传言拟出售权益总价80亿美元几乎持平。
翌日,公司公告称,“会不时探讨商业地产市场环境及潜在交易机会。”模棱两可的态度,给外界留下了想象空间。
10来天之后,潘石屹就年满56岁,对望京SOHO和外滩SOHO一往情深,“这两个项目在,我就还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
可是,这对于潘石屹、张欣夫妇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来源:斑马消费 杨柘)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S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