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发现,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修正药业均是数倍于吉药控股。截至前日收盘,吉药控股市值也只有36亿元。
实际上,作为全国第二大民营医药制药企业,修正药业实力确实不俗。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拥有24种剂型,医药、保健品等品种2000余个,其中独家品种109个,销售过亿品种50多个,过10亿品种20余个,集团每年科研经费10亿元。
综上所述,吉药控股以重组修正药业替代此前的易主,后者体量庞大,尽管吉药控股尚未披露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更多信息,但修正药业借壳上市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标的资产风波不断
规模庞大、盈利能力较强,修正药业借壳上市的底气足够强。然而,近年来,修正药业风波不断,也为其曲线上市增加了障碍。
修正药业掌门人修涞贵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公开资料显示,修涞贵曾是一名交警。1995年,修涞贵辞职承包通化市一家固定资产20万元、负债高达400万元的小药厂,全身心进军医药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终于成就了如今的修正药业。
创业的成功,也让修涞贵及其妻子李艳华博得了不少头衔,包括吉林药王、吉林首富等。
然而,修涞贵以及其修正药业也不乏灰色。
修正药业自诩为生产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但其产品质量与其品牌知名度并不相符。
2012年4月,羚羊感冒药胶囊、斯达舒等陷入“毒胶囊事件”旋涡,修正药业被检出铬含量超标,涉嫌非法添加工业明胶。毒胶囊事件一度让修正药业名誉扫地。时至今日,毒胶囊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监管部门公布的药品质量黑榜来上,修正药业一度是榜单上的常客。
2017年,修正药业还爆出丑闻。根据相关法律文书,2007年、2011年,修涞贵两次合计将通化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5万股股权送给当地官员,价值25万元。通化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修正药业控股股股东。
此外,修涞贵及修正药业卷入的诉讼也不少。天眼查显示,修正药业涉及的法律诉讼109起,涉及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网络传播权纠纷等。其中,去年12月18日,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诉修正药业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述诉讼,大多以撤诉了结。一名律师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如果不是影响巨大、原被告期望差距太大的话,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组织双方调解。所以,不少案件达成和解,而以原告撤诉了结。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沈右荣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吉药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