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冠号称奥运品质,珍护和菁护却在用新西兰大包粉,与国务院鼓励“鲜奶工艺”文件精神背道而驰!
5月27日,环球网发布了一篇题为“配方奶粉宣传接近母乳,被指涉嫌违规,涉及惠氏等品牌”的文章。
虽然这篇文章在标题中没有提及伊利,但是,文章之中,却直接表示,最近营销动作不断的伊利“金领冠”也一直在走“母乳化”的道路。
据了解,伊利称在2003年就开始研究中国母乳特点,且自称建成了中国首个企业母乳研究数据库。
过去,伊利因对外称是“中国市场上唯一以中国母乳为标准而设计的婴幼儿奶粉,贴近天然母乳,成功实现了脂肪的母乳化,也代表了中国母乳化研究的最高水平。”而被媒体曝光。
文章指出,如今,伊利仍然宣称“在国内展开了17年母乳研究,伊利奶粉金领冠的诞生正是来源于此。”
为此,5月30日,《五谷财经》专门打开了金领冠的官方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金领冠奥运品质”的宣传标语。
金领冠在官网上宣称,金领冠打造世界标杆,成为与冬奥合作的婴儿奶粉品牌,源自新西兰的纯净品质。
但是,真实情况如何呢?
金领冠珍护的配料表显示,其使用的是全脂奶粉(添加量:14%),以及脱脂奶粉,完全没有“生牛乳”。
一位母婴人士告诉《五谷财经》,金领冠珍护使用的就是从新西兰运送过来的“基粉”,业界将其称之为大包粉。
无独有偶!
金领冠菁护的配料表显示,其使用的也是全脂奶粉(添加量:14%),以及脱脂奶粉,且脱脂奶粉排在第一位,也是完全没有“生牛乳”。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供的信息显示,金领冠珍护、金领冠菁护的注册工厂,都是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同时,金领冠珍护、金领冠菁护的外包装上也显示,其生产工厂,也都是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并直言:“原料全脂奶粉来源于新西兰”。
据悉,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高达30亿元,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换言之,伊利通过在新西兰建设基地,将“基粉”(业界俗称“大包粉”)拉回国内,在天津工厂生产加工金领冠珍护和菁护。
实际上,金领冠旗下系列也不都是以“大包粉”为原料的,比如金领冠睿护,就是以“生牛乳”为原料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