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低迷
2015年以来,首开股份大规模扩张,并着力拓展京外项目,2015年获取新增项目19个,其中北京9个,京外10个,地上规模336.4万平方米,而2014年的新增地上建筑面积仅85.94万平米,2016年首开股份共获取新增项目14 个,其中北京只有房山一个项目,其他均为京外,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05.85万平米。2017年,首开股份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北京大本营,全年一共获取27个项目,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99.70万平米,其中北京16个,占到一大半。
然而,正当首开股份大力回归北京的同时,市场却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强化、房贷利率普遍上浮,购房者预期发生改变,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回落明显。201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157万平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5%,较2017年下半年减少21%。201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住宅月均成交约26万平米,较2017年全年月均成交量减少28%。
不仅如此,上半年北京新房成交均价也呈下降态势,201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均价为39060元/平米,较2017年上半年均价下降4%,同比增速由升转跌。
对于均价下跌的原因,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称,一方面,受限价及信贷政策影响,产品成交量减少,拉低整体市场均价;另一方面,伴随共有产权房逐步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平抑整个市场价格。
2017年,同样以北京为大本营的首创置业相比,首开股份679.1亿元的销售额还高一筹,但到了2018年上半年,首开股份销售额反而落后首创置业36亿元。此时首开股份的排名从33下降到41位。
作为北京本土企业,首开股份长期占据北京地区房企销售额第一名,2018年上半年,首开股份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额达到102亿元,排名第一,占据其总体销售额的32.62%,不过相比去年同期157亿元的销售额减少了55亿元。排在第三位的首创置业在北京地区销售额为89亿元,占其总体销售额25.57%。
对此,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表示,一线城市的调控方针是“提门槛、控节奏、防风险”,房企会因此而受到较大影响,在短期内,主要项目位于北京的房企业绩可能会遭受影响。
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激进拿地时期后,首开股份降低了拿地节奏,上半年一共新增4宗土地,合计约22.65万平米。除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获得北京城志置业有限公司49%股权以参与开发北京管庄项目外,上半年首开股份的土地全部位于京外地区。
华夏时报 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首开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