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小米5%净利润率争议背后:雷军的初心与焦虑

  昨天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放出了一个“大杀器”,其威力之大,甚至抢走了当天发布会的主角——小米6X的风头。雷军宣布,小米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决定未来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果有超出的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一时间,小米硬件限定5%利润率的话题就引发了网上的热议,虽然业界的反映褒贬不一,但却迎来了网友们的普遍叫好。

  请注意: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是产品毛利润率

  小米产品历来以价格低、性价比高为特点,这次雷军的表态似乎又一次强化了小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这个印象。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雷军说的利润率5%颇具诱惑力。因为大部分人对于净利润率这个名词没有什么概念,通常会不自觉地将其看成是毛利润率。在他们的直觉看来,既然毛利润率只有5%,那就相当于售价95%全部是成本,而且是物料和生产成本的那种。像售价1000元的手机,物料和生产成本就达到了950元。哇塞,那小米的产品得有多么实在,绝对是物超所值。

  不过,其实事实绝对并非如此,大部分人都误会了。请注意,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确说的是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并不是产品毛利润率,而是更接近于企业的净利润率。我虽不是专业会计人士,但对于企业的净利润率还是有所了解。简单说,企业所谓净利润率,就是用企业营收减去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等之后,得到的一个最终财务数据。这里边刨去的不仅包括硬件物料和生产成本,还包括折旧、研发成本和营销、管理等费用。也就是说,产品毛利润率中的物料和生产成本,只是企业净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成本费用的一部分而已。

  应该说,雷军的用词——“硬件综合净利润率”非常专业和严谨,使得内涵非常明确。“净利润率”意味着剔除与硬件产品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而“综合”二字则显现了成本和费用不仅仅指硬件产品本身的物料和生产成本,还包括研发、营销、管理等在内。因此,雷军说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应该是指按小米内部的各个硬件业务,单独核算出来的该业务或产品的净利润率,同样需要正常分摊折旧、研发成本和营销、管理等各项费用。这与通常意义下的企业净利润率并无太多区别,只是不同的产品或业务之间数据有所区别,而企业净利润率是整体业务计算出的均值。

  作为主营业务为手机的小米来说,其他业务营收占比相对比较有限(这里主要说小米,不包括其外围生态企业),因此其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就几乎等同于企业的净利润率。

  5%净利润对国产手机行业来说其实并不低

  大概解释了雷军所说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之后,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5%的净利润率,对于国产手机行业来说很低吗?

  上个月有人爆料称,2017年小米整体表现出色、增长强劲,其营收达到接近190亿美元。我们姑且四舍五入为190亿美元,如果小米达到雷军所说的5%净利润率标准,那么其净利润将达到9.5亿美元。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小米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