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RenPartners在公开信中表示:股东们已经被迫盲飞了九个月,九个月内没有任何来自聚美的财务信息。同时聚美违背上市承诺,没有将上市筹集的 2.8 亿美元投资于两位数增长率、聚美占优的项目,而是投了电视剧和共享充电项目。另外,聚美暂停有意义的股东交流已经有22个月了。在陈董事长在位期间这18个月的股价灾难中,聚美的市值已经损失了3.97亿美元。考虑到目前公司的市值为4.79亿美元,如此大的损失是一个相当荒唐的数额。
显然,聚美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得股东们的支持。至于为什么不得到支持还能执行的原因:则是因为董事长陈欧、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以及中国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手中的权力——他们三方总计拥有聚美 90% 以上投票权。
对此,HengRenPartners认为正是这样的股权架构纵容了灾难的发生。

面对质问,陈欧选择第一时间在微博回应(这方法很网红)。其表示,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流量。因为流量都向超级App聚集,越来越贵。所以,通过成本更低廉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个企业运营逻辑。
或许陈欧拥有这样的思路和理解没有错。但我们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聚美影视之外,无论是空气净化器、无人机还是共享充电宝,都与女性化妆品电商为主业的聚美优品没有直接联系,想要靠这些副业来换取流量,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些陈欧投入了大笔资金弄的副业,并没有为聚美带来期望的流量,聚美依旧亏损,副业也毫无起色。
曾经年轻浮躁 但已近不惑之年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今年即将35周岁的陈欧依旧朝气蓬勃。年轻人都喜欢追逐新潮热门的东西,陈欧也不例外,所以近些年聚美一直在追逐市场的热点。但是,浮躁的隐现不禁让人想到那个98年的“天才少女”王凯歆。
从电商到微商再到区块链,王凯歆也一直在追逐风口热点,只不过浮躁的内心并没有让她获得成功。反观陈欧,从影视到无人机、空气净化器,以电商为主业的聚美都是在几乎没有任何积累的前提下快速上马。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聚美的这些稚嫩的副业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最终石沉大海。
如今,不仅仅是股东对陈欧表示了不满,连当初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也都已经纷纷离去。去年4月,聚美两名联席CFO高孟、郑云生同时离职。今年7月,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也因个人原因辞职,投身真格基金担任合伙人。
在撤回私有化邀约之后,聚美的股价出现了难得回暖,但陈欧似乎已经在跨界的路上越走越远。只是,在经历了公司市值暴跌90%、兄弟阋墙、股东炮轰、私有化失败等等一系列挫折之后,近一年来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陈欧恐怕再也难以说出“2万块只够找一个前台”的豪言壮语了。
(来源:懂懂笔记 左岸)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聚美优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