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撤回私有化邀约之后,聚美优品于上周六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财年财报(未经审计)。
根据财报显示,聚美优品上半财年总净营收为人民币32亿元(约合4.662亿美元),同比下滑9.2%;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19亿元(约合1502.7万美元),同比下滑27.9%。
作为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后公布的首份财报,这种业绩表现似乎预示着:路越来越难走了。
好好的企业家却像足了微商
近日,李小璐频频登录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的评价是:”好好的一个演员却越来越像网红。”娱乐圈的水太深,我们这帮吃瓜群众很难看懂,不过网友的那句话放到陈欧身上似乎也很合适,“一个好好的企业家愣是像足了微商。”

在科技互联网圈子里,拥有4200万微博粉丝的陈欧绝对算得上“一线网红”。与其他商界大佬的高谈阔论不同,陈欧总是出没在各种社会热点的最前排,比如说最近的江歌案以及马蓉给王宝强的回复。由于其综合了企业家、公众人物的身份,陈欧也因此得到大量关注,从而被称为“最前排的吃瓜群众”。
但是,再网红的企业家也要把公司业绩做好,如果只是红了,却没有帮到公司的业务,起步很尴尬?
实际上,作为上市公司CEO的陈欧一直热衷“网红式营销”,微博发广告成了常态。讲真,如果不了解陈欧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头部网红的微博。这样的“网红式营销”几年前可能给聚美带来了一定流量(据称陈欧的一条微博能为聚美带来上百万的销售额),只不过,这种方式或许能够养活的起一家网红店,却养不起一家上市公司。
经历了上市之初短暂的辉煌之后,聚美优品就迎来自己的“噩梦”。三年的时间,聚美优品的市值从巅峰的57.8亿美元缩水至如今的4.4亿美元,蒸发90%以上。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聚美优品B2C网络零售市场中的份额从2013年的22.1%,一路暴跌至2016年的0.7%。
如今,早已迈过而立,正面临“不惑”的陈欧,也从当初那个纽交所20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上市CEO,变成了被股东发公开信质问的“网红”老板。
你笑我不务正业,我怜你不懂“未来”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业绩衰退被人遗忘,而是根本就没人在意你业绩的好与坏。而聚美现在就正处在这样一个被人遗忘的边缘。
近两年聚美的动作不少,在电商主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聚美先后建立聚美影视、宣布自主研发空气净化器、投资无人机、共享充电宝等等一系列项目。但是,除了共享充电宝“街电”偶尔传出新闻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石沉大海。唯一受人关注的“街电”也并非是业绩亮眼,而是因为陈欧与“万达公子”王思聪一场关于“吃翔”的赌约。

在去年聚美优品宣布撤回私有化要约时,曾对外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息:通过多元化投资与布局,构建自己的行业壁垒。但是纵观聚美优品过去的一系列多元化发展举措,我们不难发现,从净化器到无人机再到充电宝,几乎曾经是风口项目。这也很好体现了陈欧一贯的作风,追逐风口,选择那些最热门、最容易出现机会的行业。
其实,一个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追逐市场热点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风口行业也代表着竞争激烈和持续高额的投入。
反观本就亏损严重的聚美,还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这些红海中厮杀吗?还有资金来支撑这场博弈吗?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陈欧的这些投资举措,股东和投资人都同意了吗?
今年8月9日,聚美优品股东HengRenPartners就曾发表过一封致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和红杉资本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公开信,公开指责聚美优品不兑现诺言。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聚美优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