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重拳 疏堵点 广传播 建屏障
3.1万户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今年累计受理消费纠纷110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61万元……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以下简称“第六师”)聚焦优化消费环境试点工作,以机制革新破题、数字赋能提质、多元联动增效,构建了“全链条治理、多元化化解、立体化宣传、全方位保障”的消费维权综合治理新生态。截至目前,第六师辖区内群众消费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减少企业经营干扰、激发经营主体发展动能,第六师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构建多层次纠纷化解体系。第六师建立分级分类调解机制,小额简单纠纷开通快速通道高效处置,复杂疑难案件推行集体研判制度,组织法律专家、行业代表联合会商,2025年以来化解疑难纠纷7件;打造“三位一体”多功能调解室,整合行政调解、消费维权、信访接待功能,依托信息化系统实现“线上留痕、全程透明”,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效率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深化“党建+消费维权”融合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带头解纠纷”行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通过周末大讲堂、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培训32期,参训执法人员、企业联络员约3200人次,有效提升应对职业索赔、新型消费纠纷的能力,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谋发展。
为以智慧治理提振市场活力、推动消费环境优化升级,第六师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推动消费维权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第六师全面推广在线纠纷解决(ODR)机制,将22家商超、餐饮、电商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纳入快速响应体系,企业专人负责、监管部门实时监督,2024年以来和解纠纷82件、挽回损失1.5万余元,实现“指尖上的和解”;构建“12315热线+维权服务站”立体网络,17个联络站覆盖商超、景点、社区等重点区域,本年度通过全国12315平台及维权站受理投诉举报633件、挽回损失18万余元,办结率保持100%,有效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在富强路步行街试点“市监码”诚信应用,商户张贴“诚信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可查企业信用等级、投诉记录,以点带面推进放心消费商圈建设;通过全国12315平台线上公示投诉信息633件,线下通过电子大屏公示消费警示4期、典型案例20件,显著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为凝聚协同合力,第六师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共治体系。第六师推行企业诚信管理制度,247家实体店参与“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建立企业诚信“红黑榜”,每两个月公示1次,2024年以来公布12期,纳入“红榜”企业91家、“黑榜”企业57家,有效引导消费客流,督促企业诚信经营;授予10家企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店)”称号,表彰8家示范联络站、ODR示范企业,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指导意见》,今年开展联合执法6次,查处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各类违法案件222起,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对投诉量排名前10的企业跟踪回访,提供合规培训、合规指导,帮扶企业36家,实现“监管+服务”良性互动。
为筑牢消费安全防线、以良好消费氛围助推经济发展,第六师以“全民普法、全民参与”为目标,构建多维度宣传体系。第六师打造“小兵提醒”品牌视频号,制作发布维权知识、识假技巧类短视频63期,总点击量突破10万次;依托假冒伪劣产品展览室陈列的10大类500件展品,开展警示教育,接待参观超800人次、举办宣讲10余场,提升执法人员与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推进宣传“五进”活动,开展宣传12次,吸引1000余群众参与,发放资料及纪念品1000余套;开展“3?15”集中销毁活动,销毁2022年以来查获的货值218.65万元假冒伪劣商品,曝光典型案例20起,形成有力震慑。
据介绍,第六师将持续深化消费维权综合治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员保障、健全协作机制、强化企业引导,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为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第六师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质量报 记者 刘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