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几名好友相约到福州雅道巷赶集,沉浸式感受别样的艺术氛围。这场集市融汇古代美术、文房、茶器、服饰、手作文创等摊位,以充满温度的匠心巧思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其中,树皮咖啡摊位堪称集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为艺术爱好者们的交流空间,这里推出的“毒药”咖啡恰如一杯化解生活烦闷的解药,让味蕾与心灵在艺术气息中悄然共鸣。
6月13日至15日,2025海峡读者嘉年华·福州书展开幕,书展设在田径馆内。大梦书屋在田径馆内临时搭建大梦咖啡屋,为逛展读者与展商提供“续命”咖啡。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大梦书屋在福州有10家书店,专注打造充满书香、木香、咖啡香的复合人文空间。2023年起,大梦书屋推出精心打磨沉淀的餐饮子品牌大梦咖啡,秉承“像做一本好书一样做咖啡”的理念,为咖啡、轻食注入文字的精神属性,让读者享受美食与阅读深度联结的魅力。
6月18日,第八届世界闽商大会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举行。麦当劳流动咖啡车开到展会外,打开车厢卖起了麦咖啡。对参加会展活动的咖啡爱好者而言,没有咖啡的会展活动无疑是没有灵魂的。
咖啡外卖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选择。《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咖啡外卖人均年度消费频次由2023年的3.9次提升至2024年的4.1次,同比增长5.1%。2024年外卖咖啡订单量TOP10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70%。口味方面,外卖咖啡人气产品反映出用户咖啡产品偏好的三维矩阵,底层以美式、拿铁、澳白等经典咖啡为主,满足大众功能刚需;中层寻求口味调和,通过生椰拿铁、燕麦拿铁丰富传统奶咖口味,提供多种健康替代选项;另外还有茶咖、果咖等本土化创新产品。今夏,多家咖啡头部企业又相继推出气泡咖啡,凭借沁爽口感和创意融合在咖啡市场掀起一股“气泡热”。
“咖啡+”不止于跨界
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咖啡+”经营模式成为品牌拓展市场的一大法宝。越来越多的咖啡店突破传统经营框架,以咖啡为载体融入各类特色元素,催生出咖啡+酒馆、咖啡+宠物店、咖啡+民宿等跨界融合模式。各类创新模式掀起行业浪潮,逐步形成集休闲餐饮、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咖啡+”经济新生态。这种模式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延长了消费时间,更让门店空间与人力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白天咖啡夜晚有酒”,行走在福州街头,不少咖啡店门前的招牌如此标注,这正是时下流行的“日咖夜酒”全新经营模式。自2022年邮局咖啡全国首家“日咖夜酒”概念店在福州青年会开业后,福州不少咖啡店尝试白天与黑夜衔接,咖啡店与酒吧切换。从营业角度看,“日咖夜酒”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时段互补性。白天,浓郁的咖啡香吸引着上班族和休闲客群,夜间则转为社交酒饮场景,满足年轻人的夜间消费需求。行业调研数据显示,这类复合业态门店的坪效通常比单一模式门店高出35%以上,尤其适合一二线城市商圈及年轻社区。
星巴克福州东百中心B馆分店营业人员告诉记者,星巴克正发力非咖啡饮品市场,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清晨,一杯香醇咖啡为通勤路上注入活力;午后,星冰乐的绵密冰沙、冰摇茶的清爽茶香或是茶拿铁的丝滑口感,为顾客带来全新的非咖体验。
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咖啡的新型经营模式成为行业新宠。狗、猫、猪、兔子等宠物纷纷“入驻”咖啡店,让消费者在品味咖啡的同时,还能与小动物亲密互动。福州鼓西路的潜咖啡店直接在店招上标示“宠物友好”,欢迎宠物爱好者带宠物到店;每至傍晚,新民路的社区咖啡店便吸引来众多宠物爱好者,交流养宠心得;海峡创意产业园内的一家宠物咖啡店内,不仅摆满琳琅满目的宠物用品,还有两面墙陈列的牵引绳,俨然成为宠物爱好者的天堂。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咖啡+”融合趋势不断加速,这一业态正从单一的饮品消费,向文化传承、艺术体验、休闲娱乐等领域延伸。这些多元业态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了咖啡消费场景,满足了咖啡爱好者对咖啡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的多样化需求,持续推动咖啡消费不断升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张文章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