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意兴、红功夫为代表的平价自选快餐,在2024年让南城香感受到了一定压力。2024年,南城香总流水增加9%,但单店流水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4%和35%。原计划新开60家店,最终实际签约23家,闭店12家,净增门店11家。
但红功夫品牌却难言“健康”。品牌摇摆的背后,是核心竞争力的空心化。
红功夫试图薄利多销,但这种性价比是建立在压缩毛利而非供应链优化的基础上。菜品缺乏产品力,仅靠便宜而没有记忆点,无法建立真正的用户忠诚度。
单店模型也比较沉重,一位员工曾向媒体透露,通常要保证门店有80个左右的就餐座位,一天要达到足够的翻桌率,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受此限制,门店面积往往需要维持在200平米左右。
微薄的利润、较高的投入以及过早的规模化,不仅没有带来规模效应,反而极大地加剧了经营的脆弱性。一旦外部环境出现风吹草动,每一家门店都会瞬间沦为沉重的负债包袱。
外卖大战,就是一股猛烈的风。
在平台的补贴下,原本不同的价格带的玩家彼此混战,加剧了竞争。而外卖占比的提升,不仅压低了本就微博的利润率,也抑制了堂食消费。
而在经营承压后,红功夫试图通过改头换面自救,但硬装的拆改和设备的更换,也意味着巨大的改造成本,对于现金流又是一次打击。
红功夫“折腾”得越凶,失血就越快。

红功夫双桥店
03
行业进入地狱模式
裸泳者没有未来
从贴着南城香开店的激进策略来看,红功夫从一开始就选择了Hard模式。
在缺乏核心护城河的前提下,品牌选择主动跳进巨头的火力覆盖范围,试图以激进的贴身肉搏方式,去挑战南城香这位“坪效之王”。这种无视商业规律的豪赌,注定了其在寒冬来临时的脆弱性。
或许在红功夫最初的设想中,这是一场关于速度的博弈。
其策略更倾向于先铺范围,舍命狂奔。试图通过快速的跑马圈地来建立品牌势能,再回头解决利润模型的问题。
但在如今的行业周期里,这种只重速度、忽视质量的“舍命狂奔”打法已经彻底失效。盲目的扩张不再是解药,创业需要的是极度的克制与聚焦。
小结
在商业丛林法则中,弱肉强食是唯一的真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存量博弈下,任何一次战略误判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留给挑战者的试错机会已经不多。
如今的大面积闭店过冬,如果红功夫能保留下品牌最后的火种,避免“浮躁”,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打磨产品和门店模型,那么这场惨烈的撤退,才有可能成为日后卷土重来的起点。
餐饮业已不再是凭借胆量就能逆袭的温床,而是变成了必须依靠极致模型与供应链生存的专业竞技场。在存量搏杀的周期里,唯有敬畏常识、深耕基本功的品牌才能生存。
不然,在潮水退去之后,市场不会给裸泳者留下任何“体面”。
来源:职业餐饮网 张铎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