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逃“周期”魔咒
太二的“重生之战”才刚刚打响……
“每一个品类,都是周期的孩子。”
太二的门店收缩与增长放缓,也正是餐饮赛道周期轮转下,一个再典型不过的缩影。
1、品类周期:一年净关店3331家,“酸菜鱼”赛道红利见顶
每个餐饮品类都存在明显的生命周期,酸菜鱼亦不例外。从爆发、增长到趋于稳定,该赛道已彻底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5日,全国酸菜鱼门店总数约2.58万家,近一年新开7256家,但净增长为-3331家,收缩态势持续加剧。
这一品类的困境源于两大核心痛点:其一,生命周期短。与烤鱼、牛蛙等品类类似,酸菜鱼也经历了迅速兴起又快速退热的周期轨迹;
其二,口味创新有限,同质化严重。由于口味架构相对固定,品牌在产品、场景和服务上难以实现有效差异化,最终加速红利消退。
而随着品类红利逐渐消失,酸菜鱼赛道已从最初的“蓝海扩张”全面转入“红海厮杀”,存量市场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2、模式周期:大单品策略失效,“手头紧”的顾客爱上了“丰富多样”
大单品策略曾凭借其易复制、强认知、供应链集约等优势,在餐饮行业迅速风靡,催生了包括太二在内的一批聚焦型品牌。
然而,大单品的“聚焦”特质,也天然划定了它的客群边界——往往只能吸引特定需求的消费者。若赛道本身容量有限,或消费人群过于细分,品牌很快会触达流量天花板。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消费者追求高效与便捷,大单品模式凭借其“快决策、易复制”的特点成功抓住了市场红利。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化,消费者变得更为理性,既追求品质,也要求多样,同时不愿多花钱。
在这一背景下,酸菜鱼这一以大单品为生的模式即便再有名,也不过是川菜、江湖菜中的一道菜,它可以延伸的空间有限,当消费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最容易遭遇冲击,以往依靠单一爆款“打天下”的策略正逐渐失效。
3、品牌周期:消费环境剧变,网红品牌的寿命越来越短
当前,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网红品牌的寿命越来越短了。
传统餐饮品牌生命周期通常经历10-15年,而如今的网红餐饮从爆红到衰落,周期已缩短至3-5年甚至更短。
这一剧烈变化背后,主要有三重推动因素:首先,信息传播速率加快,一个新品牌可凭借爆款产品或新奇体验迅速引爆流量。然而一旦出现更新鲜的概念,用户注意力便即刻转移,"速生速朽"成为常态。
其次,同质化围剿。当一个品类成功后,跟风者迅速涌入,蓝海秒变红海。产品、场景、营销严重趋同,不仅稀释品牌辨识度,也加速整个品类生命周期的衰退。
再次,宏观经济周期转变带来根本性冲击。随着经济从上行进入下行阶段,消费者购买力普遍下滑,价格敏感度不断提升,降价已经失效,这倒逼品牌不得不进行模式调整。
太二已走过十年,而这十年恰是消费环境发生根本变革的阶段。它原有的增长路径与品牌战略,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小结:
太二的困境,也是整个餐饮业周期波动中的共同挑战。
从品类红利消退到大单品模式触顶,再到消费理性化,曾凭借聚焦策略崛起的品牌,正面临深刻重构。
十年之际,太二转向“鲜活”,不仅是品牌焕新,更是对增长模式的反思。毕竟,没有品牌能永远立于顶峰,唯有勇于重塑、回归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太二的转型,才刚刚开始。
来源;职业餐饮网 小鱼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