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妆品那些事 尹莹
近日,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官宣青年演员王俊凯成为其“首位全球彩妆代言人”,这也是自2023年“79元眉笔事件”引发品牌信任危机后,花西子首次官宣重量级代言人。
眉笔事件所引发的信任危机犹在,花西子在此时选择王俊凯作为代言人,与其说是营销战术,不如说是一场关乎生死的豪赌。
当下的国货美妆赛道,本土品牌集体崛起,新锐玩家和海外品牌更是精准定位切割市场,昔日红极一时的国风彩妆一哥却深陷增长困局。这场合作背后,折射出的是国货美妆在流量红利见顶后,试图通过文化价值与国民偶像双向驱动来实现品牌的升级。
只是在消费者心智重建的关键期,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能否奏效,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流量从狂飙到雪崩式下滑
花西子早期简直是流量王者。从2017年成立至2021年,花西子借势抖音、淘宝直播流量红利,通过头部主播绑定与内容种草实现爆发式增长。欧瑞数据显示,花西子GMV从初创期快速攀升至50亿元,市场份额从0.3%飙升至6.8%,成为国货彩妆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这种爆发式增长的底层逻辑,本质是流量杠杆带来的短期胜利。
渠道端花西子以深度绑定李佳琦等超头主播为主。从2019到2021年,花西子通过绑定头部主播,据天猫数据,李佳琦直播间贡献了花西子天猫旗舰店总流量的近80%、主打50-150元入门彩妆、融合非遗工艺与古风包装的东方彩妆定位,在内容平台形成裂变传播,实现从流量爆发到产品与品牌差异化的阶段跨越。
然而,这种模式的隐患早已埋下。据北京商报2022年报道,花西子早期仅直播平台上单月营销投入就已达2000万元,营销费用占比高达20%以上。“79元眉笔事件”成为压垮花西子流量大厦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场因价格争议引发的信任危机,直接导致品牌流量池崩塌。
首先是营收断崖,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事件后花西子淘系平台眉部彩妆GMV同比下滑44.8%,2024年全年线上GMV仅23.93亿元,较2021年巅峰期近乎腰斩,同比降幅达21.19%。
其次是渠道失守,在抖音等核心阵地,其品牌排名从2024年彩妆套装销冠跌至2025年618彩妆榜前十开外,而同期珀莱雅、薇诺娜等竞品实现了逆势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用户流失,事件后网络上“花西币”、“打工人高攀不起”等负面热搜不断,用户的负面评价大幅增加,消费者转向其他竞品品牌,花西子复购意愿长期低迷。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花西子始终未能完成从流量品牌到价值品牌的跃迁。过度依赖超头主播导致渠道议价权丧失,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使得产品难以支撑溢价,而危机后的公关应对迟缓,比如迟来的道歉、模糊的成本解释等,进一步消耗了用户信任。
渠道从线上独舞到全域突围
当线上流量红利消散、超头主播依赖反噬,花西子不得不调整渠道战略。
2017-2021年,花西子的营收大头都来自于线上。据果集行研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花西子在抖音、快手两平台共绑定12个品牌账号,其旗舰店账号所创造的GMV占其店铺直播总GMV的91.85%。天猫数据显示,花西子此前日销售额平均250万,最高能达上千万,眉笔事件之后,销量暴跌,降至不到10万。
面对国内市场困局,花西子开始加速渠道多元化,其战略重心转向两大新战场:出海高端化与线下体验店的破局尝试。
首先,花西子避开东南亚市场的价格内卷,将海外战场直接锁定日本、欧美等成熟市场。
从2021到2023年,花西子从入驻日本亚马逊起步,快速推进线下场景落地,相继在东京、大阪开设快闪店及常驻专柜;2024年日本市场贡献40%海外销售额,并进军欧洲入驻巴黎莎玛丽丹百货,成为首个进驻该百年老店的中国美妆品牌;2024至2025年初,通过东京银座Ginza Six海外首店与国际大牌比邻,将品牌全球化势能推向新高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