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美团做出了积极应对。近期,美团宣布将正式推出“浣熊食堂”。同时,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餐饮商家实现放心外卖的品质升级,建设好餐饮外卖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

除了外卖,二者也在争夺酒旅市场的份额。
此前,京东旅行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正式宣告进军酒旅市场,两天内便收到近5万家酒店商家的入驻申请。
此前美团凭借“外卖+到店+酒旅”的模式形成高频带低频的闭环,2024年酒旅用户量达 2.07亿,已超过飞猪。此次京东入局,与美团必有一战。
这还没完,不久前,市场消息称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将于今年8月底正式开业,定位“硬折扣零售”,对标盒马NB。
这一消息刚刚传出不久,市场上便又传出了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加码折扣零售的消息。

据了解,京东最早在今年2月启动了一项名为“京东生鲜折扣店”的新业务,主打线上生鲜商品折扣销售,各类商品价格低至5折,同时支持小时达、次日达或自提服务。
不过,该业务目前尚未大规模推广,且平台内多数商品处于无货状态,似乎仍处于调试测试阶段。“京东生鲜折扣店”依托京东生态体系展开,用户需通过京东账号登录。
仔细看来,除了酒旅并不属于传统即时零售的范畴,外卖和线下折扣店都是京东和美团为满足当下消费者即时消费需求所做的业务布局,双方均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力求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而在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酒旅等多元化服务板块,二者也展开了相应的竞争,通过布局这些领域,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边界,以多元化的竞争策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力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京东与美团,已经展开一场全方位、多领域的较量。
重点战场在哪里?
若想在竞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锁定竞争重点是关键所在。
正如前文所说,京东与美团当下展开激烈角逐的核心领域,主要仍聚焦在即时零售这一黄金赛道。
美团方面,以餐饮外卖为入口,通过“美团闪购”品牌将即时配送能力横向延伸至生鲜、3C数码、医药等全品类。
截至目前,美团闪购已在全国建设了超过3万家闪电仓,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2027年预计将达到10万个。按照当前趋势预测,今年美团闪购日均订单量将突破1800万单,非餐饮品类占比超20%。
美团闪购的核心逻辑是利用高频外卖场景导流,通过“30分钟送达”的确定性体验构建用户习惯,进而渗透至低频但高客单价的电商领域,这种策略更侧重于非餐饮品类,专注于即时零售模式的可持续性。
至于京东,以“品质外卖”为切口,通过“秒送”业务整合自营电商与线下门店资源,构建“中心化供应链+即时配送”的混合模式,同时以“外卖+咖啡免费配送”等动作迫使美团分散资源。
从竞争手段看,京东以“品质外卖”为标签,通过“0佣金”吸引商家入驻,并投入百亿补贴支持商家运营,其逻辑在于通过高品质服务提升用户留存,而非单纯追求订单量增长。
在即时零售这个战场上,双方的较量早已不简单围绕“时效”“价格”,而是进入挖掘存量用户需求的另一阶段。
接下来,京东与美团将围绕即时零售展开核心较量,而其他赛道也将成为双方角力的重要战场。双方之间的争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来源:电商派Pro 李响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