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天候科技 刘宝丹
十年之后,外卖战争的硝烟再度燃起。当年的双雄对决,如今已演变为阿里、美团、京东三大巨头围绕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的终局之战。
7月14日,淘宝闪购以连续两周8000万日订单再破纪录,仅用两月便逼近美团1.5亿单量的半壁江山。这场马云亲自督战、被内部代号“超级星期六”的闪电战,正在资本重注下撕裂即时零售旧格局。
这并非一次单纯的烧钱奇袭,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自我革命”。
淘宝正借此役,完成从传统货架电商到“大消费平台”的根本性蜕变 。因为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的极致体验,正对传统电商构成“取代效应” ,是阿里必须拿下的高频流量入口与未来阵地。
当三方千亿资金悉数入场,一个核心问题已摆在台面:这会是另一场烧钱换规模的轮回,还是将真正催生出更先进的商业模式,从而定义中国本地生活的终局?
1
阿里反击,十年不晚
7月5日,一个普通的盛夏周六,却因淘宝闪购的战略突袭演变为即时零售大战的转折点。
淘宝在杭州西溪园区的作战室内精心策划了这场冲锋,目标直指8000万单量,旨在挑战美团的外卖霸主地位。淘宝提前一周通知头部商家备货,并推出无起送门槛、免配送费叠加现金券的激进补贴策略,尤其在非餐领域发力,试图将零售订单拉升至新高度。
当天,淘宝闪购日订单数首次突破8000万,并在接下来的星期六复制了这一规模。据饿了么内部人士表示,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7月12日的日订单量创下新高。
这一动作源于京东4月搅局带来的压力,刘强东高调入场,通过免佣、给骑手交五险一金骑手等策略,让京东外卖单量在短短两个月内从500万飙升至2500万,这直接威胁了饿了么的市场地位,阿里开始反击。
大约十年前,第一次外卖大战爆发,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平台通过资本驱动的“烧钱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最终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而后者于2018年被阿里全资收购。
这场大战形成了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本质上,美团主导了外卖市场,饿了么的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20%左右。
十年后,战火重燃,但焦点已升级为包含外卖在内的全品类即时零售,它需要协同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以实现30分钟送达,淘宝闪购连续两次实现8000万单量,并不容易。
这背后,是对淘宝闪购供应和履约能力的极大考验。华尔街见闻获悉,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商家层面,新注册商家超过24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
淘宝也吸收了上一次饿了么惨败的教训。据知情人士透露,马云亲自督战,并在上周末要求淘宝闪购在8000万订单的台阶上,做好基础服务能力的提升,然后再继续冲刺。
事实上,淘宝闪购只用两个多月,就实现了订单规模的翻倍式增长。
5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月底日订单超4000万,6月底超6000万。同时,淘宝发起名为“淮海战役”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7月5日,淘宝发起全面进攻,当天订单数首次突破8000万。
显然,对于这场升级版的外卖大战,淘宝势在必得。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