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克制”的反向操作
茶颜悦色,一直算是一个谨慎克制的品牌。
在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等新茶饮品牌疯狂线下扩张分割地盘,冲击万店规模的时候,茶颜悦色则安安静静盘踞于长沙商圈,即便被无数人呼吁到其他城市开店也不为所动,直到2020年才走出长沙,在武汉开店。
而截至2025年7月,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茶颜悦色在国内仅在湖南、湖北、江苏、重庆等省份和直辖市有所分布,总门店数为879家,远低于蜜雪冰城的超40000家规模,和古茗超10000家店的规模。

茶颜悦色门店分布
从扩店战略来看,茶颜悦色显然走着“区域性深耕”策略,这样的策略让它避开了与头部品牌的正面交锋,但也意味着全国化布局尚未完成。
此刻不急着填补国内的地域空白,而是调转船头驶向北美,作为区域性品牌,茶颜悦色瞄准的,或许是背后零售业务的爆发。
2020年,茶颜悦色开始启动零售产品线,同年做起电商业务,线上销售额也在2024年突破1亿元。干脆面包丁等爆款单品月销售额超百万,也验证了其在零售产品上的可行性。
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品牌,都在线下和线上售卖零食、周边等小产品,部分蜜雪冰城门店还专门开辟出货架售卖雪王周边和各类零食。
这是不少茶饮品牌走的路线,只是,茶颜悦色在其中显得颇为亮眼。
选择用零食和文创出海,除了亮眼的零售成绩,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其一,是早就种下的品牌心智。
林林表示,此前就有商家在北美售卖茶颜悦色零食,其在当地华人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心智建立,官方下场,直接售卖,还减少了中间商环节。
其二,则是茶颜悦色坦言的“做跨境没经验”,难以应对海外门店的标准化服务与供应链高要求。
此前,「电商在线」的《奶茶“卷”向海外,卖50元一杯,还不如打零工》中,就提及了新茶饮品牌出海的成本问题。
相较于曾经的泡制奶茶,新茶饮品牌的奶茶大多会使用鲜果、鲜奶和茶叶等原料。
海外奶茶店合伙人麦兜表示,奶茶店方便保存的原料从国内或者供应商那采购运过来,不方便保存的则会选择本地采购,算上税费、运费和本地采购的成本,奶茶成本会直线上升,同时,还需要面对更加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本地化难题。
相比之下,卖零食,卖文创,这些食品和日用品不用担心太担心保质期问题,运输成本也更低,做电商还能规避当地较高的人力成本,可以说是一个更加“便捷”的出海渠道。
与传统的新茶饮出海模式相比,茶颜悦色也借助了零食品类绕过现制饮品的壁垒,不同渠道的覆盖模式,也形成了“自营+流量”的互补模式,用更轻资产的电商模式降低了试错成本。
可以说,这次出海,同样是茶颜悦色的“克制之举”,在众多新茶饮品牌出海浪潮中划出了一条新轨迹。
不卖茶,能行吗?
用更低风险的电商模式试探北美消费者喜好,用官方下场回收品牌定义权,做轻资产的电商,是茶颜悦色的克制之举,却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蜜雪冰城此前出海,走的同样是快速扩张抢占市场模式,在东南亚等地继续用低价打动消费者,快速建立起品牌心智,在海外继续做“下沉王者”;霸王茶姬的海外模式,则是更倾向于本地融合式发展,比如在马来西亚结合当地文化做门店设计,走高端化路线,和马来西亚国宝级锡器品牌皇家雪兰莪联名合作。
路线不同,但不可忽视的是,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售卖的主要品类,依旧是“茶饮”。
反观茶颜悦色,面临的则是核心品类缺失的尴尬。
此前,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茶颜悦色的名气就来自于其独特的茶饮,品牌文化中,也不乏茶文化的身影。

首批40多款产品,缺少茶叶类商品,难让茶颜悦色的“新茶饮”身份深入北美消费者心中。同时,现制茶饮的“仪式感”和“社交属性”,还没有办法通过一包面包干替代,长此以往,茶颜悦色在北美消费者心中可能会成为一个零食品牌,而非新茶饮品牌。
同时,海外的零食竞争,同样激烈。
林林表示,茶颜悦色入驻的Weee和亚米网,都是售卖亚洲零食的网站,网站上有不少亚洲零食可以选择,和国内电商品牌的差距也在越来越小,“元气森林、百草味、卫龙这些品牌都可以买到,选择很多,茶颜悦色的优势并不算大”。
但茶颜悦色的选择,或许也是新茶饮赛道的出海浪潮,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的标志。
当线下门店扩张越来越多,国内外新茶饮门店越来越饱和,寻找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也可以是新茶饮品牌出海的新方向。
在其他同行用一家家门店占据世界板块的时候,茶颜悦色的零食,反而抢占了空白板块,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完成初步的品牌认知,为之后的出海之路做起准备。
一杯奶茶,或许还难远渡海洋,但一包面包丁,可以通过一个货柜、一艘轮船,轻松抵达大洋彼岸。
来源:电商在线 王崭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