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海底捞开首家烘焙店!价格5.8元起,主打现烤现卖

  02

  “盯上”烘焙赛道,海底捞能跑出新增长点吗?

  从海底捞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之后,能明显感觉到海底捞的副牌开店进程加速。

  除本身的火锅主业之外,还覆盖烤肉、烤鱼、炸鸡等多个品类,海底捞此次跨界烘焙领域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其“红石榴计划”战略落地的重要动作。

  那这次海底捞跨界到烘焙赛道,反映了哪些趋势呢?

  1、看重烘焙赛道的增长潜力,复制供应链的优势

  烘焙是个大品类赛道。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614.2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可达到859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烘焙食品的消费场景愈发多元化。数据显示,有90.6%的消费者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烘焙食品,58%的消费者将烘焙食品作为零食;充饥、寻求仪式感及替代正餐的需求占比均超过40%。

  消费端的需求反映到品牌端。比如,一些茶饮品牌试图利用烘焙产品成为自身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早在去年6月,奈雪旗下乐乐茶就率先试水烘焙全品类模式,在上海开设首家LELECHA WONDER烘焙工坊;古茗、沪上阿姨也在部分门店新增面包柜台。

  这次,海底捞选择在烘焙这一大品类赛道上加码,也是看重了烘焙赛道的发展潜力。其次,也可以利用蜀海的供应链优势,挖掘新的市场空间。

  据职业餐饮网获悉:“拾㧚耍”的供应链使用了蜀海的服务。依托蜀海的供应链能力,仅有一家店的“拾㧚耍”得以从庞大的供应商及产品库中选择更具性价比的优质烘焙原料,保障了产品的新鲜、高品质。

  2、瞄准平价消费趋势,用“高质价比”重新定位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加注重节省开支。在餐饮消费方面,人们的投入也明显减少,普遍开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消费者们,也正助推着平价烘焙的快速增长,从风靡全国的“糕点工厂”,到大街小巷的2元面包,一些平价烘焙品牌拔地而起......

  当然,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而是朝着品质、健康和个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不希望压缩价格的同时压缩品质。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孵化的烘焙品牌“拾㧚耍”利用上游依托供应链优势实现成本控制,终端维持10-15元主力价格带的同时,采用现制工艺保障产品品质。这种“平价不廉价”的定位,恰好填补了消费者的对于“质价比”需求的真空带。

  3、多元SKU布局,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采购需求

  在烘焙行业不断细分、卷向“单品极致化”的背景下,不少品牌纷纷选择聚焦单一品类,如主打可颂、吐司或瑞士卷的专门店。

  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与即食、轻正餐化趋势的显现,消费者在一间门店中完成多场景采购的“一站式便利”反而变得更具吸引力。就比如墨茉点心局旗下的烘焙工坊就重新开业,打出“更多选择、更低价格”的口号。

  海底捞正是瞄准这一空档,以“大而全”的产品线切入市场——不仅提供超过50款烘焙SKU,覆盖从基础面包、健康谷物类产品到地域创意款式。

  对于品牌来说,“SKU丰富+价格友好”的组合,也有机会提升客单价、延长用户驻店时间,形成良性流量循环。

  小结:

  “消费者愿意花钱,但不愿意花冤枉钱”。

  海底捞跨界孵化的“拾㧚耍”烘焙品牌,以“质价比、一站式服务”等特点精准击中了消费者“既要省钱又要精致”的消费痛点。

  然而在烘焙这个同质化率严重的红海市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目前“拾㧚耍”的产品与其他烘焙店相比,并无独家爆款,之后的发展仍待考验。

  来源:职业餐饮网 小鱼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