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盒子式标准化产品的打造,街区式商业更强调因地制宜和去中心化,尤其“欢肆”又融合了公寓住宅,在产品复制上存在局限。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的改变,长租公寓也正逐渐被越来越多城市居住群体选择。
仲量联行此前发布的《顺时聚势,向光谋远--2023中国长租公寓市场白皮书》显示,从客户画像来看,20至29岁的租客占比最高,客户的年轻化推动了对小户型公寓需求急剧增加。在挑选长租公寓品牌时,区位地段和交通便捷性是租客关注的首要因素。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龙湖商业已布局全国32座城市,累计获取商业项目141个,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为762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为95.4%。上半年新增运营5座商业项目(2座轻资产,3座重资产),轻重并举深化网格布局。
长租公寓业务方面,已明确四条产品线,分别是长租公寓“冠寓”、产业办公“蓝海引擎”、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活力街区“欢肆”,其中冠寓已开业11.9万间,整体出租率为93.7%。
“欢肆”将龙湖旗下业务相结合,自是利大于弊,业态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调,构成良性循环。但非标商业难在非标,对长期运营能力的建设也还需逐步而行。
通常而言,标准化商业项目在选址、定位、业态、场景设计、商业运营等方面有着相对明确的标准,而非标项目更关注在地文化。也因为这一特性,在目前市场上,非标商业为解决存量商业改造焕活给出了答案。
例如,世联行针对复合型城中村改造,提出“世联里”模式。该模式以“世联商业+世联红璞+世联空间”三大品牌为运营主导,根据物业状况进行业态适配及调整提升。
据公开信息,广州金沙里是世联对城中村“微改造”项目的初步尝试,该项目为“世联红璞+世联商业”的小型综合体,规模约3.4万平方米,原为18栋住宅+停车场+底层仓库,改造升级后包括1300间红璞公寓、4000平米商业街区以及2000平米活动广场。
此后,2019年4月,世联又在广州落地存量物业改造项目“永泰里”,该项目将“红璞公寓”、“世联空间”和“世联商业”集合于一处,提供全面的衣食住行购。世联永泰里项目总体量10万平方米,涵盖1.2万平方米商业街区,1.85万平方米白领高端办公空间,2200间红璞青年公寓。
在个性化消费时代,“非标商业”对商业地产商们提出了更多挑战,但也由此衍生出新的发展路线。
今年9月,龙湖商业与朝阳文旅集团合作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北苑天街正式开业,该项目是龙湖商业在北京首个城更商业尝鲜项目。事实上,在城市更新方面,龙湖已多有涉猎。如由北京北五环汽配城改造而来的龙湖蓝海引擎产业园,上海黄二村老旧厂房改造升级的龙湖蓝海引擎淡水河畔科创园……
或许“欢肆”未来也有机会成为另一种解法。
来源:观点网 潘玲宣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