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提前预测订单数量,
供应链反应快速
做餐饮不可避免会遇上一些突发情况,尤其像玉子屋这样做外卖便当的,一旦遇上大雨、下雪等恶劣的天气,势必就会出现订单激增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便当供应便是一个大问题。针对此,玉子屋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据悉,玉子屋往往提前预测门店的最低订单数量,并据此采购食材。第二天开始接受顾客预订后,玉子屋就会每15分钟更新一次实时订单数据,并共享给所有的供应商。一旦出现任何需求缺口,供应商们会按照需求,每15分钟给玉子屋送一次原材料。而玉子屋制作便当大概也需要15分钟。
为了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在建中央厨房时,玉子屋往往会选择供应商附近的位置,而且将行车距离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从而确保在出现意外需求时,能及时补充原材料。
菅原勇一郎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过玉子屋在某个突发雨天的案例。
当时,由于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玉子屋预测第二天订单最高为6.7万盒,最低为5.8万盒,做好预测的同时,玉子屋也将这两个数字告知给了相关的供应合作商们。
最后,由于突发强降雨,玉子屋那一天的订单数达到66880盒。门店按照最低的5.8万盒的量进行的采购显然不够,但因为15分钟补充一次原材料的机制,玉子屋淡定地化解了这次意外。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玉子屋的配送工作人员每天会回收便当盒,这一做法的高明之处也在于,可以根据便当的剩余情况来收集信息、预测数据。
据了解,每天回收便当盒送回工厂后,工作人员会打开便当盒,记录剩菜的情况,随后将信息汇总上报。这些信息对于预测次日的订单数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前,日本电视台为了解玉子屋的预测能力,曾随机抽取一天,检验其预测准确度。当天,玉子屋预测第二天将售出6.31万份便当,而第二天的便当销量数据是63126份。这个预测误差到了近乎可以忽略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对顾客用餐情况的深入追踪,使得玉子屋在突发情况下亦能应对自如,顾客对其的信赖度也不断加深。有顾客评价,“只要给玉子屋打去电话,就不担心会吃不到午餐。”
04
不打广告,
和顾客的沟通是最好的营销
据了解,玉子屋从未在宣传这件事上花过钱,却有比打广告更高明的做法。
其每天饭点时刻穿梭于各大街道的配送车给广大消费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白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车身,印有破壳小鸡的卡通形象,车窗上的便当贴纸,车头和车身上显眼的“玉子屋”字样,开在路上就是一个行走的广告牌。
另外,配送工作人员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也是玉子屋的重要宣传途径。据了解,玉子屋要求配送工作人员每天要在送餐和回收便当盒的时候与顾客进行面对面地沟通。
顾客如何评价便当的口味、份量,是否有改进意见……配送工作人员会亲切地问候每一位顾客,通过这样面对面的互动,进一步拉近了公司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增强了顾客的粘性。同时,也有助于玉子屋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真实想法,及时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菜品、提升服务。
菅原勇一郎曾说,没有比每周能见十次顾客更有益的经营活动了。通过这种面对面地沟通、推广,玉子屋的客户群体裂变非常快。据了解,早期玉子屋每天顾客的增长量几乎都能保持在50%以上。
结语
年营收90亿的背后,是玉子屋将自己的独特模式做到极致的能力。它打破了许多餐饮行业的传统模式,从采购、库存、制作到分发,各个流程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系统。
当然,玉子屋的单品思路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企业,但有一点一定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那就是对运营细节的把握以及追求极致的精神。
来源:红餐网 李金枝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