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计划今年新开1000家门店,
一碗米线背后的“大生意”
米线赛道,一直以来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红餐大数据显示,超九成的米粉(包括米线、肠粉等)品牌门店数在3家以下,门店数在3-50家的品牌占比仅有6.87%,门店数在50家以上的品牌占比不足0.4%,超过500家门店的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看到,曾三仙在过去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实现了从0到1,再到300家门店的高速扩张,且顺利打入了川渝以外的地区。隐藏在这个表象背后的是,曾三仙一直在构建“稳”的根基,比如在华中、华东、华南等各个区域合作构建分仓,夯实产品供应链;再比如建立成熟的加盟机制,从线上选址评估、产品升级、巡店指导、供应链支撑、品牌宣传等全方位为加盟商赋能。
从0-1家店,曾三仙完成了单店模型地跑通;
从1-10家店,曾三仙验证了门店复制的可行性;
从10-300家店,曾三仙实现了基础的稳定,构建完成了连锁体系,建立了品牌基础。
而300家店以后,曾三仙也有了一些新的方向。
“向全国更广泛的区域布局,搭建人才体系、进行团队建设,加大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力,针对各地实际消费情况,以及加盟商的需求完善社区、商场、档口等多种店面模型,以及供应链壁垒构建……曾三仙已经做好了扩张的准备,预计今年将开1000家新店。”曾梦蝶告诉红餐网。
在其看来,米线这个品类具有刚需性强、广普性高、投资少、门槛低、易标准化等优势,且伴随米线品类多元化、组合创新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无论从街边到社区,再或者是商场,米线这个品类还有大市场。
“2022年,有近4万家米粉企业诞生,米线品类的市场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但整个米线赛道有品类无品牌的现象依然明显。尤其是川渝米线,在全国都有发展空间,未来该赛道还有机会诞生大品牌。”
曾梦蝶还强调称,虽然目前米线赛道想要实现千店,还有不小的难度,比如产品周期、人才培养、运营、供应链等等,都是持续扩张中需要克服的难题。但从产品、门店、模式再到品牌,曾三仙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
“我们相信,凭借‘产品+流量+审美+用心+坚持’,用真心呈真鲜,用真心对伙伴,最终定会有美好的收获。”
朝着千店迈进,专注于一碗米线,未来也可以做成一门大生意。
来源:红餐网 景雪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