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本地生活结构迭代,高德的入口地位提升
本季度,本地生活服务分部收入131.64亿元,同比增长6%。阿里高管披露饿了么平均订单金额上升,每单配送成本下降,使得单位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
背后的一大原因是,饿了么平台上非餐饮订单的增速要远高于餐饮订单。也就是说,药品、百货等高单价商品的供给,提升了饿了么的盈利能力。
以最近一年四季度的数据来看,本地生活的经调整EBITA利润率,分别为-52%、-29%、-27%,而本季度为-24%。
按服务半径分类,行业一般将淘宝、天猫视作“远场电商”,线上商超门店、前置仓等被定位为“中场电商”,饿了么、淘鲜达则是“近场电商”。三者以多日达、次日达、当日达、小时达乃至即时达等不同的履约时效进行划分。
阿里电商近几年最大的动作之一,是补足、优化近场和中场两块能力。就在本季报发布前,阿里本地生活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同样是不久前,网上有消息称天猫正在筹划“小时购”业务。不过淘宝相关负责人回应,“小时达”是淘宝既有在运营的业务,消费者在淘宝APP首页点击“淘鲜达”,就能体验生鲜果蔬、米面粮油、生活日用品等商品的一小时快送服务。
送手机,已成各同城零售平台的标配
财报电话会中,有分析师就短视频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渗透,提出了问题——“阿里将如何应对这些挟巨大流量的媒体平台的入侵?”
抖音做外卖,微信小程序做门店快送,友商们正在加速战略落地。张勇认为,“本地生活最终需要的是本地供给、本地需求和本地履约能力三者之间在特定的时间上的完整统一。在这件事情上,只具有媒体性质,是发挥不了任何主导的作用。”简而言之,在即时配送赛道,流量很重要,但物流技术、配送基建和骑手团队更重要。新入局者短期内恐怕难以搭建出这套系统性的能力。
对应“到店”业务的另一板块则是“到目的地”,主要由高德、飞猪承接,提供比如酒店、住宿、打车、机票、休闲娱乐等一切“目的地生活服务”。高德的日活一度破2亿,如今也是淘宝、天猫、支付宝之外,阿里最大的流量平台之一。目前来看,高德已从一个地图工具,走向了一个基于地图的搜索、发现、交易、履约的目的地服务平台。
这其中,打车业务的增长最为显著。此前,网传2022年12月上旬,滴滴网约车订单日均约1250万单,旗下的花小猪日均约140万单。同期,高德聚合日均已达450万单。
05
阿里云在规模化之后,等待一个新风口
去年年末,阿里内部最大的人事变动发生在阿里云。12月29日,张勇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将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
外部的猜测是,阿里云虽然还在增长,但有些不够快。
本季度,云业务分部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收入为201.79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95.39亿元增长3%。这其中,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增长,主要由金融服务、汽车行业驱动;但互联网、公共服务行业的收入承压,流失了一些大客户,比如众所周知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和国际短视频巨头。不过从份额来看,阿里云仍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数据来源于Canalys云服务分析统计
此外近期科技圈热议Chatgpt,对阿里云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机会点。长期来看,这类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业务,真正有能力参与的必然是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阿里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生成式AI正在发起颠覆性突破的时代,算力的支撑必不可少。我们将一方面继续全力构建好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另外一方面,全力抓住市场机遇,为市场上的多种模型和应用提供好算力的支撑。”
前阿里钉钉事业部副总裁张斯成也称,阿里可能会考虑将大模型能力运用到电商领域。另外,从云计算的层面看,阿里可能会参考华为的做法,把大模型作为云资源销售的利器。
06
降本增效,贯穿始终
关于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不过增长主要来自于88VIP会员的捆绑销售。阿里影业收入有所下滑,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一年电影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而且电影的投资、发行业务,有时自带“押注”色彩,并不具有稳定性。
整体来看,这一分部收入下滑6%至75.86亿元。但亏损大幅收窄,本季度经调整EBITA为亏损0.25亿元。
过去一年,如果有一项“策略”贯穿了所有业务线,从始至终被执行透彻,那一定是降本增效。从经营成本来看,以占大头的“销售和市场费用”举例,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12月份季度该项占总收入比重从15%被收缩至12%。由去年同期的355.07亿元,降至295.47亿元。尤其需要考虑的是,本季度中有”双十一”“双十二”两大购物节,而这在过去一贯是阿里最舍得花钱的日子。
用户对此应该也有体感。不只阿里,今年京东、拼多多等一众电商平台在大促上都有些“不动声色”。广告少了,GMV不透露了,大家安安静静“过节”。
今年是阿里诞生的第24年。12年一轮回,阿里经历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轮周期中,阿里抓住电商机遇,脱颖而出。第二轮周期,阿里率先抓住产业互联网中的云计算机遇。如今第三轮周期开启,深蹲许久的阿里,在等待一个起跳的契机。
来源:电商在线 沈嵩男
共3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