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Today便利在2020年10月正式推出最新战略,要以三个月为周期,“最快时间抢占下沉市场”。该项目由Today便利创始人宋迎春亲自把关,并有Today各高管分别负责对应城市,细化至门店扩张、经营业绩等各项指标。
据了解,Today便利目前已经覆盖湖北12个地级市和县级市,仅十堰地区一个月内就有4家新店开业。
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源于Today便利的两点考虑。一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武汉地区消费增速恢复仍需时间,加盟商对于大额投资等事项更为慎重,倒逼Today便利需要加快挖掘新的区域增长点;二是Today便利也通过数据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机会。例如周边地级市房租成本、人工成本比武汉更低,且单店鲜食销售占比高于武汉。
为了配合上述战略,Today便利同时从门店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型等方面作出改变。
他们开发出“今天便利店”店型,开店成本为Today便利店三分之一左右,计划通过其覆盖县级市以下市场,Today便利店则主攻县级市以上及省会城市。截止目前,Today便利已经拓展了湖北、湖南、广西、河南四个省份,正通过区域内密集开店抢占市场,同时提高其鲜食工厂产能利用率。
针对地级市等区域市场,Today便利也在以往基础上优化出新机制。同时,Today便利也从中后台层面给予更多变革,例如其此前加盟店多采用特许加盟模式,但目前均向托管经营模式转型。Today便利一方面由加盟商根据出资比例获取分成比例,以解决资金、扩张、区域资源等问题;另一方面则大力培养“创客”(店长),负责门店全面经营,进一步加强门店管控。
下沉市场也有消费力
前期推网红打卡、后期强化鲜食
“因为没有,所以稀缺”,这是Today便利团队对地级市等下沉市场做出的初步判断。他们从今年10月开始将“最快时间抢占下沉市场”作为重点工程,既是其身处武汉这一疫情中心,作为区域便利店品牌应对负面影响的尝试方式,也显示出Today便利对下沉市场的积极判断。
虽然双十一期间爆发出的巨大消费力让业界信心一振,甚至有观点认为再谈论“后疫情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但至少针对武汉便利店市场来说,疫情留下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对于加盟商等群体来说,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产问题,使他们更看重现金流,对数十万元的大额投资态度变的更为谨慎。而今年冬天疫情是否会区域性反复,武汉商圈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等问题,也是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第三只眼看零售》走访Today便利时注意到,武汉现阶段的公交、地铁、商场人流密度也相对稀少,从数据来看人流并未恢复,商圈、交通枢纽等店型营收均有影响。
为此,Today便利基于其对下沉市场的判断,计划从由此进行突破,在武汉市场完全恢复前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
一方面,下沉市场可以适当降低投资成本。其中Today便利店店型在省会城市以下、县级市以上区域开店,能够获取以低房租成本为代表的低投入水平,例如鄂州、宜昌等地的房租成本大约在武汉同面积店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而“今天便利店”是Today便利针对社区及县级市以下市场开发的新门店体系,前期投入相较Today便利店来说门槛明显降低。
随着更多的下沉市场加盟者开店,Today便利不仅能提升其门店规模,摊薄供应链成本,同时提升其鲜食工厂产能利用率。
另一方面,下沉市场也能够为Today便利贡献更优质的门店模型。下沉市场对于鲜食品类产生的购买需求,也显示出增长空间。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除了下沉市场自身特质之外,Today便利的下沉市场打法也同样值得关注。
他们入驻前期,选择核心商圈等点位开店,以此保证人流量及进店率。这时候的门店会着力打造出一个“网红打卡点”,吸引年轻消费者进店尝鲜,并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引发二次传播。“因为当地没有Today便利这种日式标准化便利店,所谓物以稀为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