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作为生活消费空间、商务公共空间,是我国消费及服务升级的重要载体,对消费振兴和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商业地产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行业纷纷自救,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实施全渠道运营。
虽然疫情期间线上的销售非常活跃,但是占社会总额的比重也不过20%,比例并没有过快地增加,未来线下依旧是实体商业的主战场 。
客流锐减发力线上
根据汇纳科技发布的《汇客云中国实体商业客流桔皮书》(以下简称桔皮书)测算,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购物中心客流与未发生疫情之前的预测值相比,大幅下降,疫情预计将造成全国购物中心客流量锐减33亿人次。合景泰富集团商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崔然表示,疫情对于购物中心和品牌的冲击很大。在成本支出方面,品牌压力巨大,有些品牌因为疫情的原因调整了开业的计划并关闭了一些在营业务,这会对购物中心的收入产生长期的影响,开业率也会有一些降低。
冲击之下,许多购物中心积极自救,微信群抢购、柜姐直播带货、开通社区服务、自建商城App,纷纷发力线上。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今年三八节期间,合景泰富集团旗下的购物中心推出了首届“女神云购节”。崔然表示,目前品牌直播场次超过50场,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场线上营销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福建东百中心推出的“上直播看我造”秒杀专场,销售额突破了125万元,小程序的浏览量将近40万人。此外,金鹰购小程序首次上线了直播功能,在未经宣传的情况下,单场观看人数达1.4万人,销售额超10万元。
线下仍是主战场
疫情之下,虽然部分实体零售企业通过线上渠道挽回了一些损失,但这部分销售额对于它们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9年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79%,是由线下实体商业实现的。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经营是趋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表示,虽然疫情期间线上的销售非常活跃,但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过是20%,比例并没有过快地增加,这说明任何时期实体都是主体。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