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小店模型更锋利,适合拓展! 
  什么是锋利门店模型?(7跨模型——绝味资本张卫老师在《餐饮连锁顶层设计》课程中提出的) 
  小店在相比大店容易管理,在7个跨度上更容易实现,从而更适合连锁发展,同时也和顾客有更多接触。 
  为什么餐饮大牌纷纷开出100平米店也是这个道理。 
  去年,深圳小龙虾龙头松哥油焖大虾推出30平米的外卖专门店,要知道松哥以前都是开2、300平米大店。 
  结果外卖专门店外卖比堂食店好,30多平米最高的店月单量过万。并且由于人员少,成本更低。 
  今年松哥外卖专门店开放合作,开更多门店! 
  服务小部分人 
  据统计2018年全国餐厅数量达到880万家,竞争白热化。经常出现几公里范围内的一条街上,同一个品类的餐厅出现3-4家。 
  僧多粥少,各个餐厅都过得不好!而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各自服务小部分人。 
  服务小部分人主要体现在两点: 
  1、缩小客群,打造品类细分场景 
  同样是烤串,但他们却可以在同一条街上各开上一家。 
  木屋烧烤:对性价比有较高要求的年轻人。 
  很久以前:85后爱热闹、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夜游神。 
  串庭:爱热闹,喜欢小资情调,夜生活丰富,社交活动频繁的女神。 
  丰茂盛:80左右的小康家庭,不爱热闹的大叔。 
  聚焦什么样的人群,就会有不同的战略战术,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对于餐饮,不同的用户其实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场景、消费心理。 
  发现当下目标用户的不满、不安、不便,有的放矢地针对他们的痛点、痒点、爽点做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体验创新,打造品类中的细分场景! 
  比如:一家卖酸菜鱼的店,他们就聚焦其餐厅周围的上班族,把正餐酸菜鱼快餐化,推出小份的酸菜小鱼,打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2、缩小服务半径,满足小部分人的更多需求 
  过去,餐厅服务的客群是附近半径3公里的人群。2019年,这个半径将缩小到2公里甚至是1公里!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餐厅满足这小部分人的另外部分需求,也能够活得很好。 
  如同便利店中出现餐饮业态,是为了满足部分便利店消费者就餐的需求。餐厅也可以挖掘餐厅顾客的其他需求。 
  如O2O君所在社区有一家餐厅就提供各个快递收放的功能,每月也有不错的客流和收入。 
  小结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餐饮格局已发生变化,势必需要餐厅主动做出改变,适应新市场。 
  而“小”则是2019年开年的第一个新的风向标,更小的店面,更精致的菜品,更细分的人群,更个性化的需求! 
  而18年的正餐快餐化、正餐小吃化,餐饮零售化等火热概念,也是侧面揭露餐饮正在越变越变“小”这一趋势! 
  (来源:餐饮O2O Lilo)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