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品牌选择彻底转型,重仓押注烘焙。以乐乐茶为例,年初就有消息称,品牌接下来将转型做烘焙专门店,并开以烘焙品类为第一优先级的门店。
可见,当初不起眼的”配角“,如今已悄然成为茶饮品牌业务板块上的“主角”。
“重兵押注”背后,茶饮为何非要啃下烘焙?
从 1.0 时代的浅尝辄止,到如今 2.0 时代的重仓布局,茶饮品牌对烘焙的态度转变,绝非一时兴起。
那么,茶饮为何执意布局烘焙?烘焙对茶饮而言,是新的“烫手山芋”,还是全新机会?
1、行业内卷加剧,倒逼茶饮寻找新增长曲线
年初,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密集上市,新茶饮“六小龙”(含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在资本市场风光亮相。
然而繁荣之后也有隐忧,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茶饮门店规模整体增长不足1%,近乎停滞,而在叠加外卖价格战、原料成本上涨、品牌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闭店潮、利润缩水已成为行业常态。
在这样的困境下,早已陷入过度饱和的茶饮品牌都迫切需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而烘焙,恰好成为茶饮品牌眼中“不可多得的好赛道”。从规模看,烘焙行业是典型的千亿级市场,2025年国内烘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160亿元,同比增长5.2%,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从品类看,烘焙与茶饮在消费人群、消费场景上存在着天然的共性与互补性,两者极易形成搭配。
因此,烘焙自然地成为存量茶饮市场打开“增量窗口”的重要切口。
2、“茶饮+烘焙”,或是重构门店模型的关键解法
茶饮跨界烘焙的探索,在行业发展历程中从未真正停歇。
但直到当下,这场探索才真正“步入正轨”—— 面包从过去仅作为茶饮店“附加品”的存在,逐渐变成与茶饮场景深度融合、绑定的一大单品。
而这背后,是茶饮店以奶茶为单一业态经营模式的“失灵”。
近年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尤其是“一站式满足饮食需求”的消费趋势来临后,茶饮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门店模型,正日益显露出客单价低、场景覆盖面窄,盈利空间有限的疲态。
此时,引入烘焙或许能成为破解困局、重构门店模型的关键钥匙。
以茶颜悦色为例,旗下烘焙产品不再是“奶茶柜台旁的附属品”,而是能与现有茶饮直接搭配的核心产品;霸王茶姬的“超级茶仓”亦是如此,门店不仅打造出类似星巴克的休闲空间,设置卡座区域,产品端更是注重茶饮与烘焙的适配度,将大师级烘焙产品与甄选手冲茶等饮品结合。
当烘焙从 “附加品” 升级为 “与茶饮深度绑定的核心单品”,不仅能解决门店现有的经营问题,也能推动门店模型从 “单一业态” 向 “综合业态” 的试水、重构。
这既有望为茶饮品牌打开新的盈利空间,也能给行业突破困局提供重要方向。
总结:
茶饮跨界烘焙,是存量竞争中品牌寻求突破的一次战略抉择。
这场“二次战事”的意义,早已超越”茶饮+烘焙“的简单品类叠加,成为餐饮行业基于顾客需求、打造新消费场景的鲜活范本。
当茶饮与烘焙日渐融合,其价值直指餐饮未来创新的核心,打破传统业态边界,以业态融合与场景重构再造行业活力。
来源:职业餐饮网 三水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