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对于很多小餐饮店经营者而言,他们并非不愿意为员工缴纳社保,而是实在无力承担。
在北京经营包子铺的张华(化名)算了一笔账:按照北京2025年7月起执行的最低社保缴费基数7353元计算,哪怕员工月薪只有5000元,单位也需按7353元基数缴纳。这意味着,单位每月至少要为每位员工承担约1950元的成本,员工个人承担约780元。如果员工不接受降薪,只能老板自掏腰包补上差额,或者面临员工流失。
“一个伙计社保总成本2730元,5个人就是1.365万元,这已经超过了店铺的净利润。”权衡再三,张华决定9月裁撤全部员工,请老家亲戚来无偿帮忙支撑两个月,待10月底租约到期后把店关了。
有分析人士向红餐网指出,小餐饮店起早贪黑挣的是辛苦钱,以前没缴社保,老板能省点成本,现在他们不是不愿意缴社保,而是不知道这笔钱该从哪抠。
即便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难言轻松。
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指出,目前整个餐饮行业社保覆盖率仍不高,即便是部分拥有上千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往往也仅在总部层面实现全员参保,大量一线门店尤其是加盟门店的员工社保仍未完全落实。
“还有一些连锁品牌,门店几十家,员工数百人,眼下也已是如坐针毡。”蒋毅补充道,“一旦遭遇集中维权或稽查,极有可能被一纸诉状告到破产。”
此外,餐饮业本来就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尤其是基层人员,比如厨师、服务员流动性高,许多餐饮老板坦言:“刚培训完人就走了,社保钱白交,心里也觉得亏。”
03
餐饮规范化发展不可逆,
在“阵痛”中寻找合规出路
有业内人士预测,餐饮行业将迎来一轮“合规洗牌”,不规范经营的门店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整体向规范化、品牌化迈进。
该人士指出,社保全面合规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餐饮业的合规成本将持续攀升,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也明确表示,“现在企业还想逃避缴纳社保,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在他看来,从长远看,企业拿出一部分成本用于为员工参保,其实是一笔“划算的投入”。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烫伤、工伤,或在上下班途中、宿舍内出现意外,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的医疗费、误工赔偿甚至法律诉讼,这些潜在风险带来的经济负担,远超每月缴纳社保的固定支出。因此,缴纳社保本质上是为企业自身构筑一道风险防火墙,“相当于花小钱买大保障”,比事后被动赔付更为可控和经济。
翟彬进一步强调:“如今政策已定,与其抱怨或观望,不如积极应对。当前餐饮企业正面临全面合规的时代——安全要合规、财务要合规、人力更要合规。未来的经营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不可能回落。”
他预测,这一趋势将倒逼企业主动优化运营模式,推动人力结构转型。
一方面,推动智能化升级,减少人工依赖。
当前,餐饮行业面临三大核心成本压力: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食材成本。其中,人力与租金成本持续攀升且调整空间有限,弹性较小。
为突破这一困境,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大力推动设备的自动化、无人化与智能化升级,比如中央厨房、智能炒菜机、送餐机器人等。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人力配置,来降低对高弹性成本(如人力)的依赖、提升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推动灵活用工,优化排班结构。
比如服务员、洗碗工、保洁等标准化岗位适合小时工/兼职,核心岗(厨师、店长)保留全职。具备条件的企业餐饮企业,可将部分非核心岗位的员工实施外包,以降低管理负担与用工风险。而对于一些小餐饮店来说,当务之急或许是坐下来和员工聊聊,探讨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薪资标准。
来源:红餐网 周沫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