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新式糖水,
港式甜品后的下一个风口?
在各类新式糖水铺冒出的当下,同样偏居华南的港式甜品,日子却不太好过。
以香港知名甜点品牌许留山为例,自2020年3月份起,许留山陆续关掉了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记者注意到,目前许留山留在北京的唯一一家门店通州万达店也已关闭。
曾一度超越许留山的满记甜品也不例外,与巅峰时期的500家门店相比,目前仅剩 200 余家。
老牌甜品在撤退,为什么新式糖水铺却还在加速扩张?
1、 甜品市场仍在增长,火锅、烤肉店的甜品助力全国化
虽然许留山、满记甜品等头部品牌接连闭店的现象,让整个甜品大品类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一个事实是,糖水/甜品赛道仍然在向上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甜品市场规模估计达到1715亿元人民币,并预计2025年将超过1900亿元。
换句话说,大众对甜品的需求仍然存在。
而从市场来看,入局的商家也确实在增多。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全国甜品相关企业存量已突破20万家,较2021年增长了21%。包括像楠火锅、朱光玉老火锅等火锅店、烤肉店也推出了自己的糖水甜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餐饮人表示甜品场景分化到火锅等其他品类,容易造成甜品店心智模糊,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糖水出现在火锅店,也在帮助糖水完成了市场教育的一部分。
另外,近几年粤菜逐渐走出广东,也在助力甜品的全国化普及。
2、 创新,成为新式糖水铺的杀手锏
商家们不遗余力的创新,也是新式糖水铺火爆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健康、控糖的风越刮越猛,“不太甜” 似乎成了消费者评判一款甜品是否好吃的最高标准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式糖水开始通过“低糖化”、“药食同源”进行调整,给饮品打上养生、健康的标签。比如广州的如愿糖水,不仅提出“轻养”概念,出品轻糖分、轻热量、轻口感、轻负担的产品,还融入了“春去湿、夏清热、秋润燥、冬滋补”的广式养生理念,与当下减糖、0糖的消费趋势相契合。
此外,新式糖水们还在创新用餐形式,除了有些商家通过现场手作来改变传统糖水制作方式,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外,还有像简鹿这样的商家通过把糖水与火锅结合,推出了糖水火锅,让顾客在“仙气”中感受不同的用餐体验。
小结:
港式甜品头部品牌集体大撤退,新式糖水铺却在崛起。
同样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也发生在烘焙赛道新老品牌的博弈之间,以克莉丝汀为首的老牌面包呈收缩之势,而佑禾等一批网红品牌却在崛起。
而这种新旧势力此消彼长的背后,恰恰揭示了餐饮行业一个亘古不变的底层逻辑:唯有紧跟消费者与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
来源:职业餐饮网 沐九九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