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我们今天对餐饮的需求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从前下馆子讲究色香味型俱全,现在大家追求的更多是社交感、松弛感、氛围感等极具情绪价值的需求。
第二,地方菜馆虽规模受限,但凭性价比和品质稳赢
地方菜作为中式正餐,以现场烹饪为主要方式,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而且不同菜系的做法、工艺、技术都不尽相同,食材基本是当地特色,所以是当地老百姓的常去之地,以内参加老家县城为例,六道大菜消费不到200元,和北京相比已经是性价比不能再高的了,幸福感超标。
而且许多家常菜馆,除了地方特色菜品,也逐渐融入其他区域的菜系,这或许是从品牌扩张和顾客需求出发,比如徽菜、川湘菜这类特色明显的菜系,在进入北方城市时就需要创新研发出适合北方人的菜品、口味、辣度等等,这才是因地制宜。
受区域和规模限制,目前几乎没有区域家常菜品牌跑出全国规模,但是这并不妨碍品牌在当地的名气和生意爆棚,正餐模式和大店模型本就面临高昂的开店和经营成本,所以如果没有深厚品牌经验和详细规划,快速布局全国市场的难度非常大。
前不久福建品牌醉得意十周年,品牌方再次格外强调高品质食材、超值性价比产品等等,2022年获得“家常菜大王”称号,如今全国有300多家店,已经服务消费者超2亿人次。好吃品质的菜品,人均60、70元,正是对人们的最大吸引点。
第三,从单品爆款到丰富有理由,消费者更爱丰俭由人
当消费理性占据上风,“性价比”就成为衡量品牌以及品牌们之间PK的量尺,因为消费者需求偏向于此,“实惠”、“值得”、“划算”常常出现在人们交谈中。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越来越多品牌疯狂压低价格,力求降价引流,然而这场价格战终归不是最优方法。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曾说,“性价比不是价格战,而是更好的品控,更优的效率,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实惠的价格,真正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餐饮本就是服务业,只是在越来越卷的时期里,许多品牌迷失了方向,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门店正常经营下去,毕竟谁都不想被淘汰。
从前,餐饮品牌们会通过制定爆品策略引流,现在仍然很重要,因为人们尝鲜的需求从未改变。只是对比单一爆品,现在的顾客更追求菜品的丰富多样,他们对品牌认知正在从品类转向场景,比如大家在拿到菜单点菜时,更愿意有获得感,这也促使了家常菜、丰俭由人的就餐特征传递。
十一假期接近尾声,静待家常菜的再次高峰。
03
2023即将过去
餐饮人还要看清局势继续打磨
2023年,面对不均衡复苏现状,餐饮人们向内做好团队人才、管理经营、供应链实力产品研发力;向外则要在持续不断学习中,选择优秀品牌来强化自身优势,找到差距取长补短。
家常菜呈现一阵热潮,每个品牌都有其自身优势和长处,是值得我们一起挖掘学习的。当然弊端也明显,就是很难走出本地区域,成为全国连锁品牌。
无论如何,家常菜翻盘,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复苏的自信和动力,相信在品牌、行业和市场的共同加持下,餐饮人们终归会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糖仔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