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妇女节还是女神节?电商人还在"造节"?

  2015年,电商圈掀起了一股“女神节”的营销浪潮。在各大平台的官微搜索关键词会发现,最早的营销文案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之所以选择妇女节为包装对象,原因有二。

  第一,年轻女性本来是消费力最强的群体,鞋包、服装、化妆品等女性青睐的消费品溢价也相对较高。

  第二,在“双12”之后、“618”之前,商家亟需一个“重量级”的节日展开促销活动。元旦太早,五一太迟,春节快递不上班,清明主题太阴间,夹在中间的妇女节正合适。

  2018年,女神节的营销达到了巅峰,有十几家平台推出了专属的女神节活动。名字有“女王节”、“蝴蝶节”以及各种“女神节”,时间从3月1号到15号,大有“小双11”的意味。

  有道是物极必反,女神节的火爆也招致了部分女性的反感。因为“女神”一词来源于贴吧,是“屌丝文化”的衍生物,未免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因此,女神节的最大受益方电商,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03

  聪明的电商人,早就不玩这一套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有些嗅觉灵敏的平台和品牌,已经弱化了“女神节”这一概念,跟着舆论风向走。

  比如,天猫干脆把今年的主题定成了“天猫38节”,既不讲妇女也不提女神,让人抓不到把柄。淘宝官微发文也打上了“妇女节”的话题,摒弃了“女神节”的标签。京东则采用“她的节”,突出一个求生欲强。

  当然,仅仅是避嫌还不够,有的品牌更是主动出击,站出来为女性说话。

  比如,美妆品牌珀莱雅发起“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话题,帮女性战胜性别偏见,打破刻板印象。还有洗护品牌潘婷改“婷”为“亭”,为女性的职场装扮自由发声。

  的确,电商造节有双11、618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并不意外着所有节日都适合节日营销。比起在文案上下功夫,不如好好研究如何给消费者更便宜的价格、更贴心的服务。

  而且,像“女神节”这种强行蹭节日热度的营销方法已经过时了,未来的营销更重视节日的内涵,用真心诚意打动消费者。聪明的电商人,早就不玩这一套了。

  总之,不管是妇女节还是女神节,识时务者为俊杰。

  来源:电商之家 云合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造节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