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需要构建一套新的体系
如果到家模式将成为非常重要的零售形式,如果未来的零售形式需要融合到店+到家模式,那么,目前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在现有到店模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接到家模式会存在很多问题。
要结合未来的企业实际,在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系统调整。
冠超市林总的分析:未来到家占比要达到20%以上,有的店将会达到50%以上。不论是20、还是50都将是非常重要的占比。
如果未来企业需要更好的借助线上连接方式抓取顾客、激活顾客,做到家必须要给予足够的认识高度。
不能是现有的门店模式不变,简单对接到家。
要建立新的顾客运营体系:做到家模式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顾客运营一端,链接顾客、激活顾客、经营顾客、营销顾客。用在线化的连接手段,建立一套新的顾客运营体系。用链接的手段去有效激活顾客。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做大目标用户数量,如何提升目标顾客的活跃度上。
这套体系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会员管理。
这套体系要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运营管理系统。不仅解决到家的顾客管理,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到店的顾客管理问题。
要转换新的场景化模式:做到家模式在商品运营一端要逐步转向场景化的运营模式。到家的需求主要发生在场景方向,整体的商品运行要转换场景化。
我也体现了沃尔玛惠选等一些企业的到家运营,大多还是按照传统的商品分类,大多还是强调价格促销手段。可能这样的商品运营不太符合到家需求。
要转换新的门店运营体系:一定要把到家与现有门店的到店运营有机结合。一定不能是单独一套人马,撇开现有门店,单独搞一套,甚至还和现有门店发生业务冲突。
到店+到家一定需要高度融合。需要培养现有的门店,在做好到店业务的基础上,如何融合做好到家模式。
也或者说,做到家是为了提升门店的整体能力,适应当前的市场变化需求。
门店的运营体系要调整,适应到店+到家的双重需求。门店的功能要调整,要更加重视门店的体验价值,要强化门店的社交属性,提升社群零售能力。
要建立新的到家物流体系:做到家,交付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消费者与企业的接触就变成了线上与交付环节。交付环节对目标顾客带来的感觉与体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企业要建立新的门店基于到家需要的物流体系。能实现快速交付,能达到最佳的顾客购买体验。
需要对门店的布局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快速的拣货、合流。
要针对线上购买的特点,做好顾客购买的交付体验。目前在这一方面体验过多家的到家模式,总体感觉一般。很多企业并没有特别重视如何有效提升顾客的交付体验。经历过商品腐烂、包装破烂、时间延迟等问题。
总之,到家模式需要从战略转换层面去分析认识。做好到家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调整。
(作者系联商专栏作者鲍跃忠)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