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我最爱的那家餐馆,为什么在外卖平台上消失了

  不赚钱,为什么不离开?

  在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离开了的,还是留下的,所有商家的回答惊人的一致:抢占市场。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关于网上外卖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64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44亿。

  市场的确有足够的诱惑力。不做,就等于你放弃了市场早晚要萎缩,做,却又不赚钱全靠强撑。多家商家表示,一单赚一块钱都是多的。

  有商家抱怨,平台简直就是卸磨杀驴。

  2016年,外卖刚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时候,外卖平台为了开拓市场,用尽各种手段对商家和用户实行双向补贴。靠着商家和用户,有了如今的规模,却开始一边涨佣金,一边搞竞价排名末位淘汰,两头围堵商家,压榨消费者。

  然美团工作人员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有商家退出平台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店铺转让以及合同到期,另外就是一些商家本身竞争力不强,退出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但部分商家表示,平台这么做,是过河拆桥,得不偿失。

  唇亡齿寒

  外卖是在互联网红利期发展起来的产物,发展初期避免不了的要走烧钱补贴,跑马圈地的老路。可如今,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口碑,外卖行业都趋于稳定,平台的发展诉求也从抢占市场过渡到了实现盈利。

  虽然美团工作人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提高佣金主要是因为公司运营成本以及人工费用增加。饿了么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也善意满满:本地生活服务行业还在培育阶段,不应简单粗暴地把商家当韭菜收割,只有商家健康发展,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但不能回避的是,提高佣金确实逼退了一批商家,盈利是外卖平台佣金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家商户一个月到底能为外卖平台盈利多少?

  举例而言,单量相对多的店,比如地铁周边,商圈附近的店一天四百单,一个月外卖流水三四十万是有的,按平台抽取佣金20%计算 ,一个月平台收益6-8万。单量相对少的店,比如小区里,或是不方便外带的面馆,一个月两百多单,一个月平台收益千八百块。

  再举个商家自行配送的例子,如果商家每天有60单,自行配送比平台配送平均一单按节省5元计算,一天300元,一年可节省十万元。目前一半以上专做外卖的商家,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到十万元。

  商家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平台的收益,这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存在竞价排名,优胜劣汰了。没有价值的商家,会被平台毫不犹豫的抛弃。

  但平台和商家是利益共同体,哪一方伤着了,这个生意都不可持久。被抱怨过河拆桥的外卖平台也并非真的不爱惜羽毛,他们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周刊君走访的用户中,几家在三年以上的老店,佣金仍维持在15%,没有上涨。那些连锁经营的商家,影响也并不大,调整佣金似乎主要针对的是新的个体中小商户。

  利益之争,总是弱肉强食。商家在考虑如何活下去的时候,平台考虑的是该让谁活下去,对于平台而言,核心用户层,始终不会被抛弃,因为要保证收益,最危险的还是那些自身盈利都困难的小商家。

  外卖在整个餐饮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0%,外卖行业仍方兴未艾。但任何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几轮洗牌,方能大浪淘沙。

  目前美团、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交易额总占比高达95%,外卖市场已经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局面。如果说平台的厮杀是外卖行业的首轮洗牌,那如今格局初定,身处其中的商家们正经历着的,便是外卖行业的二次洗牌。

  送不起的、盈利能力弱的、营销能力差的都将被洗出外卖市场,这是外卖平台发展诉求改变的结果,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孙雪池)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外卖平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