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吴凡
今年上半年,国内餐饮业复苏呈现出整体弱于预期的特征,作为主要面向餐饮B端市场的“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001215.SZ),最先感受到下游传来的“寒意”。公司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整体营收与上年几乎持平,同比微降0.72%至8.86亿元,盈利水平却显著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9.67%至3578.9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94%至3409.28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短期来看,千味央厨正面临产品品类收入增速分化、经销模式收入规模收窄以及直营模式收入增速放缓的局面,长期来看,公司未来发展还面临餐饮业复苏不确定带来的需求压力、B端市场竞争加剧形成的销售压力,以及原材料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多重压力之下,如何调整破局考验着这家餐饮供应链企业的应对能力。
01. 直营增速放缓、线上费用高企
今年半年报,是千味央厨自2021年上市以来最具“寒意”的半年,同时也延续了2024年以来业绩不振的态势。
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其增速较上年同期的7.9%呈现放缓。另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上半年餐饮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
下游餐饮行业的压力也迅速传导至上游以餐饮为核心的供应链企业中。具体到千味央厨产品端,上半年,收入贡献超四成的主食类销量同比下降3.19%,收入同比下滑9.1%至4.13亿元;小食类销量同比下降8.48%,收入同样呈现6.57%的负增长至1.97亿元。
千味央厨解释称,报告期内主食类和小食类主要受市场竞争及产品生命周期影响,部分传统产品更新迭代,而新品处于上市初期,市占率尚不及传统产品,导致该品类整体销售收入下滑。
与之相比,公司烘焙甜品类和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的收入分别为2.05亿元和6521.77万元,增速分别达到11.02%和67.31%,其中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增速较快的原因主要为公司预制菜销量的增长。不过现阶段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的收入占比较低,尚未形成足够的体量来对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前述两大增速较快的品类毛利率相对较低,使得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下滑1.62个百分点至23.59%,盈利水平面临一定压力。
面对经营压力,千味央厨也加快步伐开拓新兴渠道。近年来,公司在原有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客户基础上,又布局了新零售业务市场,与国内大型KA卖场如盒马、沃尔玛等取得合作,上半年来自直营模式的收入同比增长5.31%至4.34亿元,但其增速较上年同期的8.54%呈现放缓。此外,公司也在利用线上的流量增加品牌及品类曝光,上半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44.87%至4470.4万元。
但电商业绩增长背后是营销成本的陡增,报告期内,公司平台使用费大幅激增80.91%至1733.31万元,叠加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2024年下半年以来增加了新零售渠道和线上销售渠道销售人员导致职工薪酬,共同推动其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42%至6082.7万元。这种“高投入换增长”的模式也侵蚀了盈利空间,受费用率攀升影响,千味央厨上半年净利润率同比下滑2.57个百分点至4.02%。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