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司法判决文件显示海尔消金曾存在通过罚息上浮50%的条款将实际年化利率提升到36%的红线。
如(2025)晋0727民初182号裁判文书显示,借款人向海尔消金存在多笔借款,贷款利率为年利率24%,罚息利率为贷款利率上浮50%(即36%)。
法院表示,海尔消金作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借款利率、罚息之和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24%,故借款人以未付清的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24%支付原告利息直至付清为止,并未支持上浮50%的罚息。
同时,有消费者投诉称,其在海尔消金有4笔借款需提前结清,之前也已经支付了相应的各种费用,但是平台仍强制收取违规费用共1801.26元。“此笔费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海尔消金态度强硬,且依然强制收取违规费用。”
此外,海尔金融还曾被认定存在变相砍头息的情形。在(2025)桂1226民初710号案件中,借贷人向海尔消金借款3万元用于医美消费,但海尔消金实际仅支付2.85万元,以第三人费用名义扣减贷款金额,导致借款人实际使用金额减少,属于变相砍头息。
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实际贷款年化利率超出约定上限,加重借款人还款负担。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监管正在对消金公司提供会员权益服务情况(即“24%+会员权益”业务模式)进行调研,关注是否不合理收费、虚假宣传、增加借款人负担等。
不难看出,海尔消金在合规经营上面临着诸多问题。业内人士建议,监管机构应持续跟进整改情况,确保合规要求落地。
总经理位置仍空缺
海尔消金成立于2014年12月,由海尔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是我国首家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持有49%股权,为第一大股东,红星美凯龙、逸荣投资、天同赛伯等也是重要股东。
近年来,海尔消金负责人频繁变动。在黄应华被取消任职资格后,哈银消金前副总裁张西铭于2023年2月获批接任,但不到一年因个人原因离职,之后由董事长李占国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
今年7月,有消息爆出,中原消金总经理周文龙拟出任海尔消金第四任总经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周文龙已经入职海尔消金,但由于相关任职资格仍需监管批复,因此并未对外公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总资产293.48亿元,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位居第15名。
从业绩来看,海尔消金近些年也保持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1亿元、24.89亿元、31.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7%、46%、2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3.65亿元、4.45亿元,增速分别为40%、33%、22%。
现金贷业务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截至去年底现金贷业务规模222.19亿元,而且自营业务比重逐渐上升,去年线上现金贷自营业务及线下场景分期业务占比近80%,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
不过,从中也可看出,海尔消金的营收、利润虽然保持增长,也呈现出明显放缓趋势。在当前的消费和市场环境下,海尔消金的业绩增速能否回升,将是不小的挑战。
不良贷款率往往也是消金公司发展的重要指标。2022—2024年海尔消金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86亿元、5.97亿元、6.03亿元,不良率分别为2.35%、2.34%、2.15%,连续两年下降,处在行业中间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公司业绩的增长,但背后是海尔消金通过频繁的司法诉讼、加强催收等方式实现。如果海尔消金无法实现合规经营,那么未来诉讼与投诉压力仍将持续,甚至可能影响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