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BUG》栏目 周文猛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海尔消费金融(简称:海尔消金)因夸大营销、催收不当、部分信贷资金挪用等问题被罚205万元,创近三年消金行业最大罚款纪录。时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也被罚款并取消2年任职资格。
海尔消金方面表示:“该处罚针对的是2021年以前检查内容,公司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处罚并已完成整改。”然而,整改4年过后,仍有大量借贷人因海尔消金的催收以及夸大营销等问题叫苦不迭。
在黑猫投诉上,目前累计投诉高达1.6万条,绝大多数的投诉内容指向了“暴力催收”“威胁恫吓”。同时,截至目前,海尔消金名下已累计10.04万起官司,其中98.93%案件身份为原告。
对此,海尔消金官方回应《BUG》栏目,称“暴力催收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但合法催收是我们的权益,客户出现逾期我们是会提醒的,可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会认为这是‘暴力催收’,我们希望客户遇到逾期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也会根据客户提供的证据适当减免。”但对于是否能为每个逾期用户都给到最优的减免及逾期应对方案,海尔消金方面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只是能给到真正有困难的人员”。
海尔消金指出:“催收环节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整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公司会不断优化改进。”
“暴力催收”笼罩,上万投诉压顶
提及海尔消金,借款人李铭(化名)对《BUG》栏目的诉苦。他指出,自己因资金问题无法如期偿还向海尔消金借贷的8000元贷款,在与海尔消金客服协商并获得延期同意后,相关催收人员一直无休止地骚扰他,“他们还给我公司的领导发短信,这是严重干扰自己的生活并侵犯个人隐私”。

这类催收情况并非个例。在与《BUG》栏目沟通中,还有一些用户刚逾期一两天,便被短信和电话“轰炸”。
目前在黑猫投诉上,目前累计多达16166条的投诉内容中,绝大多数的投诉内容,指向了“暴力催收”“威胁恫吓”。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表示:“非法催收是不被监管允许的。”其建议借款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对通话进行录音、短信保存好,严重打扰自己生活、侵犯隐私甚至存在滋扰、辱骂行为的,可以报警或直接起诉。”
据悉,非法催收和合法催收存在区别。在催收手段上,合法催收会采用和平、文明的方式,在合理范围内提醒债务人还款,沟通时使用文明用语,不侵犯债务人权益。而非法催收则常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手段,如殴打债务人、破坏财物等;还可能采用侮辱、诽谤等言语攻击,或频繁拨打骚扰电话,严重干扰债务人及其家人正常生活。此外,非法催收可能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如通讯录、家庭住址等,并将债务人欠款信息告知其亲友、同事,侵犯债务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最新公布处罚信息显示:2021年之前,海尔消金便因为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信贷资金挪用等问题,被累计罚款205万元,且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化被罚款20万元且取消任职资格两年,多位管理层被警告并罚款。

整改四年之后,曾经导致海尔消金被罚款的多项问题,似乎依然没能完全解决。
就在近日,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还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又一次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公示罚款2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