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估值超350亿,星巴克中国确认要卖了?

  这仍是星巴克和瑞幸的本质差异,后者让咖啡回归“产品”,前者坚持“产品即空间”。从1971年开始,这家企业就强调“第三空间”的意义,舒尔茨曾解释,所谓第三空间,就是“家和办公室之外的,让人放松、社交的、激发灵感的场所”。

  很多餐饮品牌会通过开快闪店、卫星店的方式来迎合外卖需求或是加速平价单品的走量,但这不是星巴克的解法,没有“空间”的星巴克什么都不是。在中国市场试水“自习室”,对“第三空间”场景价值进行延伸和强化,只是一个被局限在部分门店上的微小动作,短期内对营收、利润都几乎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但另一面,它也是一个信号,或者说,是企业在中国连锁咖啡市场进入“瑞幸时代”后的一种表态——舒尔茨曾明确表示,星巴克这个品牌的核心资产就在于“第三空间”。

  “打折”寻合作,星巴克的身份困境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媒体报道称,星巴克正在为其中国业务探索各种选项,其中包括出售部分股权的可能性。企业当时回应称“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目前没有考虑完全出售中国业务”。

  今年2月以来,这件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包括高瓴资本、凯雷投资、大钲资本、华润资本等多家资方都被认为表现出了对入股星巴克中国的兴趣,考虑到这些资方在餐饮零售方面的历史案例和经验,开放股权、战略合作将是星巴克中国既定的未来:

  高瓴资本是喜茶、蜜雪冰城的早期资方,也曾入股百胜中国并参与了其数字化转型;凯雷投资曾和中信一起推进了麦当劳中国的扩张;掌握万象城商圈资源的华润,也是太平洋咖啡、燕麦奶巨头OATLY的主要股东之一;大钲资本则是瑞幸的大股东……

  在本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

  “超20家机构感兴趣。”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

  不同阶段、不同策略,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脉络来看,如此明确的开放战略投资的态度,接近于对过往成功路径的一次重整。

  星巴克在开拓新市场时,一般以入股5%左右开放经营权,如果持续看好一个市场,则会把持股比例增到50%,甚至全数买回:

  1999年,汉鼎亚太和星巴克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华北地区负责星巴克品牌的经营。2006年,星巴克将股权回收至90%,乃至全部,最终华北地区的星巴克全部直营化;

  2011年,星巴克向香港美心集团买回了中国广东、海南、四川、陕西等地区的星巴克股权;

  再之后,是上文提到在2017年向上海星巴克统一咖啡有限公司买回股权,实现品牌在中国的完全直营化。

  星巴克曾以完全控制品牌为经营的基本盘,这也让它保持了品牌核心资产“第三空间”的定义和控制权。如今它开放股权显然不是简单的走回头路,更不是为了转嫁风险或“卖身”,而是它需要中国本土的技术和经验作杠杆。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曾在《华夏时报》的一篇文章中给出如下看法:

  (星巴克中国开放股权)核心原因在于近年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多方面挑战,在O2O(Online to Offline)兴起时代,其数字化运营和线上营销明显落后于本土竞争对手;直营与重资产的运营模式又限制了渠道下沉速度,扩张不及采用加盟模式的中国本土品牌;同时产品本土化创新等方面也亟待加强,叠加近年来消费理性化趋势,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星巴克品牌竞争优势缩小。

  显然,身挟技术、行业经验和资本的资方,对星巴克所面临的上述问题能够提供相应的解法,但值得观察的是——数字化运营、线上营销、加盟、高频率上新——这是一根让以外卖和自提订单为主的瑞幸们撬动市场的杠杆。但对侧重于“第三空间”的星巴克呢?杠杆的价值能有几何?又是否会让品牌重心失衡?

  这家在中国全资直营的外企,刻在骨子里的是美式理念和文化。比如在本季报中,它还在开头强调,为中国员工在原先的13薪基础上,提供14薪——在如今愈发讲究降本增效的餐饮业界,这其实也很少见。

  此前“红星资本局”报道高瓴、凯雷等资方在参与星巴克中国股权竞购时给出的企业估值约为50亿美元-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亿元至430亿元)。考虑到目前星巴克的市值在千亿美元左右,所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估值差不多是其总市值的5%,这一比例既低于中国市场的营收贡献比,也低于企业在中国投入的固定资产占比(尤其是按门店规模计算)——所以从估值角度,公允地说,相较于其全球业务,星巴克中国基本上已经从“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企业未来叙事的主题”,变为了一份“折价资产”。

  1999年1月11日,中国的第一家星巴克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业,隔壁就是中国大饭店。如今,这家店还开着,只是,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很多高端商场的一楼既不会再接受星巴克的“排他协议”,似乎也不再热忱地“补贴租金、装修”优先招募它来入驻——商场有了更多选择,中国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茶饮新品牌,喜茶、奈雪、霸王茶姬、茶颜悦色、周四晚......如浪般起伏不断、层出不穷。最近,是据说让人排队大半天的“去茶山”。

  中国消费市场的迭代速度,总是让每一家企业都措手不及,星巴克可以继续“做自己”,只是需要更清晰地回答,如何在这个时代做自己。

  来源:天下网商 沈嵩男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