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阿里巴巴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业绩显示,该季度阿里营收28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
据阿里介绍,战略聚焦一年来,持续收获成效,核心业务加速增长。该季度电商业务增长加快,阿里云商业化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当时,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还在分析师电话会上透露,阿里巴巴未来将继续专注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
那么,近一年来阿里在电商业务方面,又有哪些动作?
过去一年,面对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巨头的竞争,阿里采取了低价战略,随着市场内卷加剧,盲目低价不再是出路,阿里随即弱化“绝对低价”战略,转而强调“价格力”。
阿里还成立电商事业群,整合国内外电商业务,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电商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与此同时,阿里还加大投入AI大模型,把握住AI时代的机遇,通过大模型反哺电商业务,提高运营效率,比如AI客服的使用,以及借助AI提高广告投放ROI等。
总之,虽然电商行业竞争一如既往地激烈,但阿里巴巴正在一步步调整,逐渐在市场中稳住阵脚。
市场趋势正在发生巨变
当前,各大电商巨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战略风向转变,竞争维度已突破传统电商行业的固有边界,业务延伸到即时零售领域。
最近一段时间,阿里、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斗得火热。先是京东上线了京东外卖,和美团大打口水仗,不仅大额补贴用户和商家,甚至刘强东亲自送外卖。
有京东内部人士透露,刘强东对“外卖”这场战役的态度十分坚决,表示“投入将不设上限”,不将短期的业绩收入和利润情况作为考核重点。
另一边,阿里也不甘落后,不仅饿了么加入补贴商家和用户的行业,而且淘宝小时达还升级为淘宝“闪购”,为饿了么提供流量入口,帮其抢夺更多外卖订单。

图源:淘宝
淘宝上线闪购频道,意味着阿里对即时零售业务更加重视,后续将会加大资源投入。
京东在即时零售方面的动作,不止是上线外卖业务,京东七鲜还整合了京东买菜业务,加大即时零售的布局,将业务延伸到前置仓模式。这一模式有助于缩短配送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从目前的市场趋势看,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向即时零售延伸业务,是在竞争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也是重塑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地位的关键战略举措。
随着互联网渗透率趋于饱和,传统电商增速放缓,用户增量市场逐渐见顶。若固守传统电商领域,难以实现业务的大幅增长。
如今,即时零售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强劲势头。即时零售模式精准契合了用户即时满足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巨大。
电商巨头们将目光转向即时零售,本质上是对消费市场变化的主动适应。而今,这也成为了阿里、京东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赛道。
来源:电商派Pro 木易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