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哈尔滨啤酒曾被检测出呕吐毒素,陷入负面舆论。
2024年4月,香港消委会测试了30款罐装或瓶装啤酒,发现哈尔滨麦道啤酒样本中含有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当时,哈尔滨麦道啤酒厂商回应媒体,公司从未将检测的产品出口到香港以及销售。该产品仅在内地生产及销售,整个生产及销售过程均符合内地相关法律法规。这一回应也被舆论质疑存在“双标”嫌疑。
目前,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哈尔滨啤酒与百威啤酒官方旗舰店中,已不见哈尔滨麦道啤酒的身影。
启用中国籍高管
即将离任的杨克是主导百威亚太上市的关键人物。
2002年,其加入百威集团,早期在欧洲市场积累经验,而后在北美和亚洲多地担任领导职务。2016年10月,杨克加入百威亚太担任亚太区域南部总裁,并于2019年5月获委任为百威亚太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全面主导公司业务,成功推动百威亚太于2019年登陆港交所。
上市后,百威亚太业绩波动明显。上市首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营收下滑幅度超过14%,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超42%。此后三年(2021—2023年),公司营收维持在60亿美元级别,迟迟未能实现突破。直至2024年,营收、利润再度明显下滑,均低于2018年上市前水平。
任职期间,杨克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即以科罗娜、百威等全球品牌发力高端及以上价格带,营销打法高举高打,树立起百威亚太高端啤酒酿造商形象。
但当前重要的中国市场消费疲软,高端啤酒需求承压,新掌舵人上任后,打法或许要发生改变,这从明确提出重点投放哈尔滨啤酒可初见端倪。
与比利时籍的杨克不同,即将上任的程衍俊是中国国籍,也是一位在百威拥有29年经验的资深酿酒师,2005年其被任命为哈尔滨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及哈尔滨啤酒有着深入了解。2009年至2024年期间,他担任亚太地区供应链与物流副总裁,在酿酒、采购、物流和创新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市场普遍认为,百威亚太此时换帅,旨在重新提振中国市场的表现。程衍俊也在公告中表示,将运用近30年于中国的经验,服务于中国业务,以及百威亚太所有国家的业务。
换帅能否拯救百威亚太的业绩困境?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