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交出营利双降“成绩单”时,“啤酒巨头”百威亚太更换了CEO。
2月26日,百威亚太披露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销量848.1万千升,同比下降8.8%;实现收入6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同比下降7%;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18.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同比下降6.3%。
对于这份难言理想的成绩,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联席主席杨克指出,2024年是好坏参半的一年:韩国及印度市场保持强劲增长,中国市场却表现疲弱。
披露业绩的同时,百威亚太董事会还宣布,杨克即将离任且离开百威亚太,并委任在公司工作29年的资深员工、全球首席供应链运营官程衍俊接任首席执行官及联席主席,相关任命自2025年4月1日起生效。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换帅意在重振中国市场。
受上述两则消息影响,百威亚太26日早盘股价涨幅明显,最终报收8.66港元/股,上涨10.46%。
中国销量减少11.8%
目前,百威亚太的业务主要分为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太西部地区,以及以韩国市场为主的亚太东部地区。
2024年,亚太西部地区销量下降10.6%,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下降11.4%及0.9%;亚太东部地区则销量增长3.6%,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增加12.7%及8.7%。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是影响亚太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公司业绩的重要原因。
从历史和市场规模来看,中国长期是百威亚太极为重要的市场。过往研报曾指出,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占百威亚太整体收入的75%,曾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然而,2024年形势发生逆转。
财报显示,受消费者消费意愿疲弱、渠道布局等因素影响,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销量锐减11.8%,市场份额减少了149个基点;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下滑13%及1.4%。
即便印度、韩国市场取得较大增长,但依然难以弥补中国市场的业绩缺口,导致公司整体销量、收入与利润全面下滑。
为了扭转关键市场的不利局面,百威亚太计划自2025年开始,中国市场将重点明确投放于百威及哈尔滨啤酒,重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以推动市场份额增长。其中,百威品牌为高端产品的代表,哈尔滨啤酒更侧重主流价格带。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