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ST贵人来自粮食业务、运动鞋服行业、招商及代运营业务的主营收入分别约为3.42亿元、2.32亿元、1.1亿元,占比分别约为47.88%、32.43%、15.34%。其中,运动鞋服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51%,为2.31亿元,成为贵人鸟三大业务中唯一负增长的业务。
实际上,2022年,ST贵人粮食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运动鞋服业务,当年,ST贵人粮食贸易主营收入为10.66亿元,占比为50.54%;运动鞋服业务收入为7.57亿元,占比为35.89%。
业绩陷亏损收警示函
ST贵人曾是与特步、361度、匹克等品牌齐名的国产运动鞋服生产商。2014年,公司顶着“A股运动品牌第一股”的光环在上交所上市。上市一年后,ST贵人股价最高达到了69.37元/股,市值突破400亿元,远超李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不善的ST贵人市值持续缩水。2020年9月,ST贵人市值缩水超过96%,仅剩不足15亿元。同年,贵人鸟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重整后,贵人鸟尝试调整业务。
自司法重整以来,贵人鸟运动鞋服业务收入下降、持续亏损。2018年至2020年分别净亏损6.86亿元、10.96亿元及3.82亿元。2021年,公司因完成破产重整,确认债务重组收益12.22亿元,当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贵人鸟再度由盈转亏,全年营收为21.08亿元,同比增长48.56%,净利润为-941.4万元,同比下降了102.61%。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ST贵人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145亿元,同比增长9.7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1814万元,同比下降4.43%;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为-2923万元,同比下降43.48%。
ST贵人表示,上半年净利亏损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此外,公司在主营的运动鞋服行业和粮食行业这两个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均较小,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业绩亏损,门店也大幅缩减,“贵人鸟”品牌零售终端数量已从2019年的2358家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584家。
9月4日,ST贵人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下发的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公告显示,由于公司此前业绩预告更正后出现业绩变脸的行为,监管决定对公司及多名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公告显示,今年1月19日,ST贵人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为7476.92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5844.30万元。然而,今年4月27日,ST贵人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更正为亏损941.37万元,扣非净利润为6936.83万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