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五大经销商变动频繁 警惕利益输送与压货风险
从销售模式看,澳华内镜的销售模式分为经销、代销及直销三种类型。据招股书显示,通过经销模式和代销模式形成的收入占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超过95%,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2023年半年报显示,澳华内镜前五大客户(经销商)的应收账款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34.60%。其中,三家披露了具体名字的经销商均为首次出现在定期报告之中,或为澳华内镜新晋经销商。

资料来源:澳华内镜2023年半年度报告
然而,经天眼查查询,上述三家公司或均为“皮包公司”,公司支付能力、抗风险能力堪忧。其中,武汉裕隆全科技有限公司无参保人数,无实缴资本;云南光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无参保人数,无实缴资本,共有66家同电话企业;哈尔滨港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保人数为1,实缴资本40万人民币,共有66家同电话企业。
事实上,澳华内镜的客户及供应商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焦点。例如,公司IPO时的前五大客户重庆寰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嘉和众恒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陶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均是成立仅一个月时间便成为了澳华内镜的合作经销商或代销商,上海杰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两个月时间成为其经销商,上海康之荣医疗器械贸易商行则是成立四个月成为其经销商。类似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上述5家公司同样疑似“皮包公司”,其中,四川嘉和众恒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月注销。

资料来源:天眼查
此外,澳华内镜还曾存在折价向关联方经销商出售产品的现象。据IPO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显示,澳华内镜曾于2019年向上海杰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澳华内镜前员工翟宏杰控股90%并担任董事的企业)折价10.69%和9.84%销售VET-8015型镜体和VET-OR1200型主机;折价35.27%和13.79%向宾得澳华销售的内镜镜体和内镜主机定制产品等。
时至今日,澳华内镜距离登陆二级市场已接近两年,但其经销模式所衍生的弊病及风险仍如影随形。新机型AQ-300的放量,新晋经销商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公司折价出售产品给经销商的现象是否已得到根本解决?毛利率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背离的背后暴露了怎样的风险?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天利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