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IPO再融资组/秦勉
近日,国融证券保荐的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瑞电子)IPO项目获北交所受理。国融证券作为典型中小券商,历史上的业绩波动较大,公司近些年将投行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
然而,国融证券的投行业务尤其是IPO承销保荐业务并没有可靠保障,IPO储备项目(以交易所受理为标准)仅有两家。公司IPO项目的保荐失败率(已终止项目/已终止项目+已发行项目,下同)也连年升高,由2020年的0升至2022年的66.67%,这更不利于公司IPO业务的开展。
在保荐失败率陡升背后,国融证券的执业质量频遭质疑,公司及保代多次因保荐业务遭罚。在天瑞电子IPO项目上,国融证券执业质量更是被点名,被北交所要求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在全面注册制的今天,靠“重承揽轻质控”提升业绩的通道型投行将成为历史,以勤勉尽责提升专业能力为特征的投行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国融证券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PO保荐失败率陡升至67%
公开资料显示,国融证券成立于2002年4月,前身是内蒙古日信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22年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安投资),持股比例为70.6093%,侯守法持有长安投资80%的股份。
wind数据显示,国融证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12.31亿元、10.46亿元、14.44亿元、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6%、 42.6%、-15.06%、38.03%、-51.6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0.3亿元、0.98亿元、3.06亿元、-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26%、25%、226.67%、214.05%、-181.42%。
国融证券作为典型的中小券商,业绩波动十分大,2022年甚至亏损2.5亿元。近些年,国融证券试图以投行业务为重点,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
2019-2022年,国融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分别为4.25亿元、3.79亿元、3.53亿元、2.17亿元,连年下降。公司2022年投行收入大幅下降38.53%的主要原因是,公司IPO承销收入的大幅下降。
wind显示,国融证券2022年的IPO项目承销保荐收入为0.14亿元,同比下降87.04%,接近九成。公司IPO承销收入的减少, 一是因为IPO储备项目减少,二是撤否率不断升高。截至目前,国融证券在审的IPO项目仅有两家。
在IPO保荐项目成功率方面,国融证券表现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由于中证协对投行业务的评价范围是已完结IPO项目,因此可以以已完结项目为基数,测算保荐券商的撤否率。我们可以将已完结项目分为已成功发行和已终止项目,已终止项目全部以撤否结束,因此“保荐失败率=已终止项目/已完结项目”,可以作为一个计算方式。根据wind公开的数据,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国融证券2020-2022年的保荐失败率分别为0、0、66.67%。
投行业务频遭处罚 内控“三道防线”或存漏洞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皆表示要对撤否率高、受到违规处理较多、执业质量不高、内控风险高的保荐券商加大检查力度。而国融证券不仅撤否率增高,且受到的违规处理较多。
上个月,国融证券在以“财务顾问”名义实施蒲公英项目过程中,公司未制定相关合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展业行为,项目工作底稿归档不完整、不规范,收到内蒙古证监局的警示函。2017年,国融证券与辽宁蒲公英教育集团签署协议,公司项目团队对蒲公英集团进行业务整合,提供相应财务顾问服务,对其进行逐步规范以使其达到IPO要求。
内蒙古证监局直接指出,国融证券合规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应引以为戒,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合规内控制度,切实提升业务质量。
根据《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三道内部控制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项目组、业务部门,项目组的保代、协办人等应勤勉尽责。质量控制为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应当对投行类业务风险实施过程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内核、合规、风险管理等部门,负责介入主要业务环节、把控关键风险节点,实现公司层面对投行业务的整体管控。
内蒙古证监局指出的国融证券存在合规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对应的是公司内部控制第三道防线。而公司及保代频因保荐业务遭罚,说明第一道防线存在较大问题,而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1月份,江苏证监局对国融证券保荐的江苏宏马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宏马物流)项目进行了检查,发现国融证券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认真履行审慎核查义务,项目负责人张志敏也负有责任,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国融证券及张志敏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