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未从事与教育相关业务的宝力重工为何要接盘教育类资产?
截至2022年末,宝力重工资产总额为3.47亿元,净资产为6574.39万元。2022年,宝力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20.04万元。
两大业务持续下滑
威创股份出售核心盈利资产的谜团待解,公司的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威创股份的前身是威创视讯,主营业务是VW系列产品和IDB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可视化信息沟通的整体解决方案。自2014年7月,和君系通过大宗交易介入威创股份后,公司开始了快速转型教育的步伐,相继收购红缨教育等多家公司,重点布局幼教产业,以幼儿园服务和商品销售为主。
目前,威创股份仍然是以电子视像和幼教双主业运营。2022年,电子视像行业收入占比61.42%。
对于出售上述三家子公司,威创股份称,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有助于公司集中优势发展重点业务,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本次交易,将形成资产处置收益约1300.85万元(未扣除税项及开支)。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这一表述,本次资产出售,对公司聚焦重点业务、经营业绩、流动资金都有好处。
近几年,威创股份经营压力较大。2019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2亿元、6.41亿元、6.89亿元、5.15亿元,同比变动-5.79%、-41.83%、7.46%、-25.28%;净利润为-12.31亿元、0.36亿元、-3.96亿元、0.42亿元,盈亏交替;同期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41亿元、-2.69亿元、-4.17亿元、-0.02亿元,连续四年亏损。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13.02%,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1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2%、6.03%。
交易所曾针对威创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下发问询函,要求结合大屏幕拼接显示行业市场规模下降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投入与产出的具体情况、国家政策对于幼教业务的具体影响、可比公司经营情况、市场需求、行业政策等,具体分析说明公司视讯业务及幼儿教育业务营业收入均下降的原因,是否具有持续性。
两大业务均下滑,威创股份为何要出售核心盈利资产而重点聚焦亏损业务?
此外,本次出售资产遭到了公司董事李昂反对。常青藤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尚对威创股份有其他应付款1.1亿元。威创股份表示,《股权转让协议》中已约定宝力重工将在标的公司工商变更手续完成前,及时协助标的公司处理应付公司的相关款项。李昂认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被动形成对合并报表范围以外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情形。常青藤评估基准日2023年3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负,无法履行付款承诺的或有较高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威创股份并不缺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几乎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公司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3.55亿元,还有超亿元的结构性存款。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威创股份出售资产的真正动机。
备受关注的是,威创股份的研发投入持续下降。2019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06亿元、0.98亿元、0.70亿元、0.50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